2016年上海市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举行

  3月1日上午,2016年上海市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在东方体育大厦召开,研究部署本年度重点工作,讨论《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征求意见稿)》,推进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相关筹办工作。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5年,“十二五”时期的上海全民健身工作圆满收官。全市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增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公共体育服务日益优化,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健身素养不断增强,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连续三次蝉联全国第一,上海代表团在全国智力运动会比赛中实现了连续三届金牌数第一,上海运动健儿在年度非奥运项目世界大赛中共荣获30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13个第三名,并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
  2016年,上海全民健身工作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标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努力补好存在的主要短板,推动落实年度五项重点工作,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是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新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方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培育社会和市场多元供给主体,高起点编制实施“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快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评价机制。
  二是创新办好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坚持“创新、开放、智慧、共享、欢乐”工作理念,推进“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全面提升筹办水平,着力打造覆盖各类健身人群、体现大众体育专项化水平的综合性全民健身盛会,办成一届“市民奥运会”、一个“上海体育年”、一场“体育欢乐嘉年华”。
  三是持续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十三五”时期的“市民系列”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成新建50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和改建50片市民球场(含多功能球场和足球场)的年度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执行新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四是培育和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通过改革试点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能力和活力,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发挥体育总会的枢纽型组织功能,探索构建体育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的新格局,做好上海市体育总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工作。
  五是着力增强市民科学健身素养。以办好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竞赛项目为抓手,提升群众体育专项化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密切“体卫结合”,深入开展“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社区配送,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健身指导服务。
  会议强调,要突出工作实效,狠抓任务落实,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的创新意识,不断强化体育惠民的服务意识,全面增强补好短板的责任意识,推动“十三五”和本年度上海全民健身工作迈上新台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