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现场会在沪召开
6月4日,全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两天,旨在加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高青少年科学化训练水平,提升训练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青少年科学选材工作。
在上午的会议中,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郭建军讲话;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致欢迎词;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巡视员、副司长李维波,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王玄,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出席会议;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教授胡扬作《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工作制定》讲解。
今年5月,体育总局专门成立了全国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系统的做好全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本次会议将通过主旨大会、讲座、现场观摩和交流的方式,介绍当前我国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整体状况,明确面临的问题、今后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会议邀请了国内科学选材方面专家介绍情况,研讨当前我国科学选材工作,安排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广东5个省市的相关负责人做交流发言。全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民族自治区的80余名专家及体育部门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负责人参加现场会。通过会议,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给予了全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更好的指导,并充分调动和整合起相关部门的资源。
会上,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工作相关负责人作了上海方面的情况介绍。近年来,为推进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创新转型发展,强化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发现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构建选拔、跟踪和培养的组织与保障体系,上海在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推进选材与育才相结合、加强运动员信息科学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今年5月,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了《上海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雏鹰计划》,以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育才与苗子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为突破口,强化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资源整合与基础建设,提高选材育才的科学化水平。下午,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学习了上海在科学选材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
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挑选到具有从事某类运动项目的苗子,教练员才有可能开始对其进行在一定目标下的专业训练,进而完成后续的一系列训练、竞赛任务,实现运动训练目标。从运动员选材发展过程来看,分为自然选材阶段、经验选材阶段、科学选材阶段。因此,科学选材是运动训练的起始点,是发展竞技体育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