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办好花滑世锦赛,助力北京申冬奥”——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开幕倒计时50天主题活动在东方体育大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组委会执行主任赵雯为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申雪、赵宏博颁发2015花滑世锦赛形象大使聘书。
市政府副秘书长、组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市体育局局长、组委会副主任黄永平,市公安局副局长、组委会副主任陈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组委会委员兰立向冰迷代表赠送赛事纪念品。主题活动由市体育总会副主席、组委会委员兼常务副秘书长陈一平主持。市体育局副局长、组委会委员孙为民出席活动。
在倒计时50天主题活动现场, 2015花滑世锦赛电视宣传片首次发布。这段集合了花滑运动、申城风貌和赛事信息等多重元素的宣传片,经剪辑后分为30秒和15秒两个版本,将在东方卫视等上海主要电视频道以及户外大屏、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等平台播出,旨在为花滑世锦赛营造浓郁氛围,提升这一顶级赛事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受聘担任2015花滑世锦赛形象大使的冰上伉俪申雪、赵宏博夫妇,是中国迄今唯一的花样滑冰冬奥会冠军获得者,曾多次来沪进行花滑表演和项目推广,并于2012年受邀担任在沪举行的短道速滑世锦赛开幕式嘉宾,献演于东方体育中心“海上王冠”体育馆,这座体育馆也正是本届花滑世锦赛的主赛场。
“在我们当运动员的时候,没赶上在家门口参加像世锦赛、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事。所以,当听说世锦赛落户上海,北京又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后,我和宏博非常开心,也满怀期待。虽然我俩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但能以东道主的身份见证和参与这样的盛会,对我们来说,也是人生难得一次的机会。”仪式上,申雪表示,上海冰雪运动的发展和氛围,上海冰迷对于花滑运动的热爱、支持以及观赛过程中的专业程度,都给他们夫妇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花滑世锦赛在上海举办一定会非常成功,同时也将会为北京申办冬奥会加分。”
中午12时,刚刚上任的形象大使马不停蹄,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栏目直播间,与主持人秦畅就喜迎花滑世锦赛、助力北京申冬奥的话题进行交流,并与市民展开互动。
花滑世锦赛已经成为沪上冰迷、青少年选手和体育迷热议的重大活动。当天,本土青少年花滑选手代表、市民代表和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代表都热情地谈起了花滑世锦赛对他们产生的积极影响。
13岁的任昭妍是上海青少年花滑选手中的佼佼者,也是本次世锦赛150名冰童中的一员。她学习滑冰4年,不仅在去年进行的第15届上海市运动会女子单人滑比赛中摘金夺银,还代表上海参加了两站全国青少年系列赛。“花样滑冰教会我勇敢顽强、坚持不懈,就算无数次在训练场上跌倒,也会微笑面对,要再次坚强地站起来。世锦赛在上海举办,让我们这些小选手有了亲身参与世界比赛、近距离欣赏高水平表演、与顶级花滑选手接触的机会,带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她说,自己现在的目标是代表上海参加2016年全国冬季运动会,“相信终有一天,我也会像这些参加世锦赛的运动员一样,实现自己的花样滑冰梦。”
今年57岁的周筱英是一名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的普通市民,从事社区工作多年,同时也是一名有着30余年“工龄”的游泳裁判。听说花滑世锦赛“花落”上海,她和其他老裁判提议,在阳春三月相聚“海上王冠”,看看这座曾成功举办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场馆,如何呈现一场世界顶级的花滑盛宴。“世界顶级的花样滑冰比赛我们还没在现场观赏过,以前只是在电视机前感受过这项运动的魅力。”一口气购买了10张门票,周筱英说她和朋友们已迫不及待要置身赛场。她也向每一位观赛者发出呼吁——热情助威、文明观赛,为花滑世锦赛增色,为北京申办冬奥会添彩。
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酒店高管、63岁的埃及人麦格迪·安尼斯先生对做好花滑世锦赛的接待工作充满期待。“来上海工作和生活了两年,上海这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放和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可以迅速融入其中。” 安尼斯工作的酒店曾经服务过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并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赛事指定酒店的管理者,安尼斯信心满满地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以国际化、高品质的服务,为来沪参赛的外国客人提供最舒适的软硬件,为赛事举办保驾护航。
德国人伊莲娜随来沪工作、担任公司高管的丈夫一起,已在沪生活了四年。由于自己和丈夫都很喜欢冰雪运动,女儿维妮莎5岁起就在德国学习花样滑冰,到上海后又在一家冰上俱乐部继续学习了四年。“花滑能带给她快乐,这是最重要的。获得担任世锦赛冰童的机会,更是让她感到自豪。”看到女儿对于花滑的迷恋和那股学习劲头,妈妈也很满足,每堂训练课都陪伴在冰场边。她也表示,随着近年来冰雪运动在上海和整个中国的快速普及、发展,越来越多高水平赛事来到身边,更多的冰雪运动场地和设施建造起来,使得他们这样的“老外”冰迷,也能像在家乡时那样,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是国际滑冰联盟最重大、最高竞技水平的年度国际赛事,每年举办一次。2015年3月23日至29日,这项具有百年传承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顶级赛事将首次来到中国。目前,赛事各项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