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总结表彰会在东方体育大厦举行。以“美丽上海、人人运动、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大联赛自今年1月1日元旦迎新长跑活动开始至今,历时350天,共举办各类赛事3810场,吸引1478915名市民参赛。
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总结表彰会在东方体育大厦召开
市体育局副局长、大联办副主任赵光圣宣布比赛闭幕,市农委副主任、大联办副主任邵林初宣读《关于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的表彰决定》,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大联办副主任徐善良,市体育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联办副主任李伟听为获奖单位代表及个人颁奖。团市委副书记、大联办副主任刘刚主持表彰会。
市民体育大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年,今年市体育局联手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按照“项目导向、赛事导向、团队导向”的办赛方针,以及“多元办赛、多方参赛、集中决赛”的办赛原则,坚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坚持与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相结合,坚持与“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相结合,坚持与体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着力把市民体育大联赛打造成为推进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努力提升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今年,竞赛单项总数从去年的11个扩增至38个,市级竞赛场次从73场扩增至100余场,承办协会从12个扩增至33个。项目中既有足篮排、乒羽网等传统热门体育项目,又增加了棋牌、练功十八法、飞镖、台球等深受市民喜爱、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新休闲体育项目。开展赛事最多的项目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其中乒乓球赛事达461场;吸引市民最多的项目是路跑、游泳和篮球,其中各类路跑赛事的参与市民达274058人。
为力争把市民体育大联赛打造成“赛事有活力、资源有合力、百姓有动力”的上海群众体育品牌赛事、龙头赛事,市民体育大联赛在诸多方面有了突破。首先,在管办分离、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的有益探索上,今年市体育局以市民体育大联赛为平台,大力培育扶持体育协会,尝试引入竞争机制购买服务,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激发体育协会活力,推进体育协会改革,努力提升体育类社会团体适应市场竞争及规范化运作的能力。26家协会通过“单一来源采购”和“竞争性谈判”获得赛事项目承办权,得到不等额资金支持。同时,市体育局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7家协会进行支持。大联赛组委会办公室还制定了《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赛事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从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两个方面对大联赛各承办单位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和评价,从社会化运作模式、社会动员力度、社会宣传广度、社会合作深度、社会满意程度等五个方面,确保购买服务“买得值”。
在办赛模式上,大联赛探索了政府、社团、媒体、企业、中介组织“五位一体”的办赛新模式。积极引导各协会与专业的赛事公司、中介组织以及企业强强合作,通过赛事平台,引进赞助企业,发扬项目文化,培育品牌赛事,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协会承办、中介参与、媒体宣传、企业支持”的办赛新格局。在整合办赛资源上,大联赛各主办单位积极谋划,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年度赛事计划和组织发动方案,组织了市级机关智力运动会、“临港集团杯”楼宇职工羽毛球大赛、上海大学生“百日千里”青春酷跑挑战赛、农民体育联赛等丰富的活动,为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今年的大联赛平添亮点。
今年大联赛在活动组织上同样有新的突破,重点打造了一系列品牌赛事和活动。首先,路跑赛事异常火爆。从迎新元旦长跑开始,滴水湖健康跑、江湾8公里跑、安利纽崔莱健康跑等20项市级路跑活动吸引各类人群参赛。尤其是下半年,申城几乎周周有各级各类路跑活动,为上海全民健身增加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操类比赛丰富多彩。全市各级各单位组织第九套广播体操、健身操、体育舞蹈、排舞等比赛700多场,吸引30余万市民参赛。除了比赛规模进一步扩大、比赛水平进一步提高之外,广播体操的宣传推广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990第九套广播体操大赛官方宣传平台由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空中体坛中“全民爱体育”栏目组成,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质,全面、快速地宣传比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另外,球类运动深受中青年欢迎。足篮排、乒羽网,共举办各级赛事1595场,吸引近40万人参加,其中中青年参赛对象达70%以上。球类赛事成为大联赛极具人气的项目载体,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率。百万投篮大行动、“马上网球”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赛事得到了市民的追捧。水上和游泳项目成为新热点。传统龙舟赛事成为沪上群众体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新亮点;陆上划船器比赛逐渐在高校、社区盛行;游泳达标赛继续受到市民欢迎,举办第二届的“勇跳月亮湾”市民跳水大赛参赛人数比往年增加近一倍。据统计,全市举办近300场水上和游泳项目比赛,吸引近20万市民参与。新增运动项目,譬如轮滑、风筝、射箭、跆拳道等赛事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健身需求。市民体育大联赛品牌赛事的培育,提升了大联赛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了市民的参与度,真正为提高市民体质健康和幸福指数作出了贡献。
大联赛在着力办好各项赛事的同时,也注重通过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为承办单位和市民提供各项赛事服务,为大联赛的顺利运行创造便利、周全的服务环境。媒体宣传上,今年各大新闻媒体不但继续开展对大联赛的深入报道,参与策划设计和组织发动,同时还积极开发新媒体平台,为大联赛的宣传推广造势。今年开通的大联赛官方微信——“市民体育动动强”,定时定期传递赛事活动信息、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分享运动健身心得,并提供大联赛相关问题的咨询,为方便市民参与和推进大联赛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创造了新的阵地。动员方式上,所有市级竞赛均开通网上报名,同时新增网上支付功能,真正做到市民不出家门就可完成大联赛报名,实现市民自愿参赛、便捷参赛、快乐参赛。加强培训上,先后对各办赛协会进行四次集中培训,使协会在业务水平、运作实务、思想理论等方面得到切实提高。赛事保障上,大联赛积极统筹社会资源,为参加市级总决赛的市民提供意外保险和赛事保障。
为表彰在今年市民体育大联赛举办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和优秀赛事,本届大联赛设“最佳联赛奖”、“优秀联赛奖”、“最佳赛事奖”、“优秀组织奖”、“合作伙伴奖”、“优秀组织者”六个奖项,会上为各奖项获奖单位代表和个人颁奖。其中,长宁区体育局等20家单位获“最佳联赛奖”;闸北区体育局等23家单位获“优秀联赛奖”;990第九套广播体操联赛等10项赛事获“最佳赛事奖”;市级机关工会等25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东方体育日报等21家单位获“合作伙伴奖”;浦东新区体育局江文宗等50名同志获评“优秀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