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杯花滑大奖赛11月在沪举行 为世锦赛热身 助力京张申奥成功
2014 LEXUS雷克萨斯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将于11月7日至9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行。上海将承办2015年国际滑联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这是花滑世锦赛首次在中国举行。作为世锦赛的前哨战,2014年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将是赛事运行、磨合的重要机会,而对于期待在世锦赛上取得好成绩的选手们来说,也是适应场地,获得经验不可错失的良机。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是由国际滑联主办的国际顶级赛事,由六站大奖赛分站赛和一站总决赛组成,每年从10月中下旬开赛至12月中旬结束。其中,六站分站赛分别由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六个国家滑冰协会承办。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作为大奖赛的第三项分站赛事,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56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前来参赛,其中不乏奥运、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欧锦赛等各大国际赛事的冠军。他们将分别角逐双人滑、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和冰上舞蹈四个项目的奖牌。
索契冬奥会冠军沃洛索扎/特兰科夫的退出,让中国观众最关注的传统优势项目双人滑的竞争更加充满悬念。在2014年世锦赛上获得第5位,和隋文静/韩聪一起为中国重新带回三个世锦赛名额的彭程/张昊,将向竞技生涯首个本土大奖赛冠军发起冲击。虽然他们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大奖赛上出现失误,没能卫冕冠军,但经过两个月的调整,相信他们会将更好的表现带给上海观众。和他们一起出战今年中国杯双人滑项目的是去年中国杯上获得第4名的王磊/王雪涵,以及上赛季的世青赛、青少年总决赛双料冠军于小雨/金扬。中国的三对优秀双人滑选手将面对俄罗斯新搭档巴扎诺娃/德普塔的挑战。女选手巴扎诺娃曾经和拉里奥诺夫合作获得过2013年大奖赛总决赛的银牌,是俄罗斯非常优秀的双人滑运动员之一,索契冬奥会后,她更换了舞伴,重战大奖赛,中国杯也是他们首次亮相国际赛场。
男单方面,上赛季获得大奖赛总决赛、奥运会、世锦赛单赛季大满贯的日本男单选手羽生结弦的加入,让男单阵容显得更加星光熠熠。2011年,步入成人组的第二个赛季,羽生就第一次来到中国杯参赛,短节目排名第2的他在自由滑中出现多次失误,最终无缘领奖台。再次来到上海,羽生一定希望能够一雪前耻。而去年在本土获得中国杯冠军的闫涵肯定也不会示弱,在经历了第一个成人赛季的磨练之后,闫涵在表演、经验等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积累和进步,他将和今年在四大洲锦标赛上获得铜牌的宋楠,以及王一共同出战今年的中国杯。同样具备奖牌竞争实力的还有来自俄罗斯的马克西姆·科夫通,以及2013、2014两届世青赛冠军:美国选手乔苏亚。法里斯,和加拿大选手阮南。
在女单项目上最有力的冠军争夺者无疑是来自俄罗斯的女单选手尤利娅·利普尼特斯卡娅。柔韧性超强的利普尼特斯卡娅在今年的冬奥会上为俄罗斯队获得团体金牌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惜在个人项目的竞争中,她在短节目和自由滑中都出现失误,最终位列第5名。同样来自俄罗斯的伊莎维塔·图克塔米舍娃和来自日本的选手村上佳菜子也具备领奖台的竞争实力。本土选手方面,李子君将为大家带来《花之圆舞曲》和《月亮河》两套新编排的节目。经历了上个赛季的起伏,期待李子君能在本赛季能不负众望,带来优异的表现。
上个奥运周期一直统治着冰舞项目的戴维斯/怀特和瓦图/莫耶尔均退出了本赛季的所有比赛,这也让冰舞项目的争夺变得扑朔迷离。2014年世锦赛冠军意大利选手卡佩里尼/拉诺特将前来参赛,同样具备强劲实力的还有2011年世锦赛季军涉谷兄妹。而索契冬奥会铜牌获得者伊利内赫在和新舞伴芝甘申牵手后的表现也十分值得期待,芝甘申和前舞伴配合曾经获得过2012年世青赛的冠军。中国方面,除了去年初次参加成人大奖赛的张伊伊/吴楠之外,年轻组合王诗玥/柳鑫宇也将在今年的中国杯上初次亮相成人组大奖赛。而奥运会后女伴黄欣彤退役的郑汛,将和年轻的女伴赵悦一起再次踏上中国杯的赛场。
我国于2003年起开始承办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分站赛,赛事曾先后在北京、南京、哈尔滨等城市举办。2011-2012赛季,中国杯首次落户上海并获得了极大成功,扩大了花样滑冰运动在南方地区的影响力。在过去的12年里,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已经成为中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心目中的品牌赛事,对冰上项目在全国各地区的场馆建设、队伍组建、赛事承办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27届国际奥委会全体大会上,将通过选举最终公布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城市地区。作为此前在中国举办的为数不多的国际大型冬季赛事之一,2014 LEXUS雷克萨斯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成功举办将对申奥起到推动作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希望上海的观众在近距离欣赏到曼妙多彩的冰上芭蕾的同时,关注中国首次申办冬奥会的进程,为京张申奥送出诚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