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总结表彰会举行

    少年强则国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作为上海市业余训练锻炼队伍、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品牌赛事--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12月11日下午在东方体育中心举行2013年总结表彰会。历经三年的发展,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已成为上海市水平最高、项目代表性最强、参赛面最广、跨越时间最长的一项年度赛事。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提出,要认识青少年十项系列赛的重要性,从规范、兴趣、快乐、素质、水平五个方面抓好系列赛;要加强系统性工作,发动组织、重视宣传扩大系列赛影响力;要改进薄弱点、克服项目瓶颈、提高成材率。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作总结报告,上海体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清明宣布本年度十项系列赛获奖名单。市田径协会、杨浦区体育局负责人,本年度系列赛最佳篮球运动员王诗婷分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以“健康、快乐、梦想”为主题的2013年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水上、棋牌10个大项,包括18个分项,各项目总决赛共设置503个小项,今年进行了61站分站赛。参赛运动员10426名,增加2371人。
    通过十项系列赛的磨练,上海涌现了一批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在全国青少年同龄组的比赛中取得了一定成绩:除了游泳项目在今年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获得39枚金牌、52枚银牌、34枚铜牌,团体总分连续17年名列第一以外,一些薄弱项目也有提高:羽毛球项目在“李宁杯”全国少年乙组羽毛球比赛共获得1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乒乓球项目获得“全国南方赛区比赛”男子团体冠军。篮球项目获得女篮U14比赛冠军,U15比赛第二名。网球项目获得U12全国青少年排位赛两个分站赛第一。田径项目女子中长跑U16-U17获得2枚金牌,女子跳高U14-U15获1枚金牌。水上项目皮划艇全国青少年比赛U18、U16获得7枚金牌。
    十项系列赛还为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2013年专家组通过看训和观摩今年的十项系列赛相结合的办法,共推选优秀苗子261人。通过十项系列赛,各区县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各项目裁判员素质、青少年赛事承办单位办赛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十项系列赛以青少年为参赛主体,在竞赛规程、比赛规则等的设置上都有特别之处,比如田径项目增加了异程接力项目,篮球项目制定了“前两节比赛上场队员不得重复”、“前场抢断加分制”、棋类的基础测试(棋谱知识比赛)等特殊规则和方法进行比赛。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知识性,更有利于引导青少年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竞赛体系。今年的十项系列赛还针对往年比赛暴露的问题,改进竞赛规程,有效解决了比赛无故弃权的问题,减少了小运动员比赛犯规的现象,为培养运动员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打下了基础。
    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格外关注青少年身心、体魄健康成长。随着十项系列赛的深入铺开,看比赛的家长、家庭、学校和单项协会逐年在增加,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上海体育将以十项系列赛为抓手,更好地引领、推动、发展、提高青少年体育工作。
    徐汇、浦东、黄浦等10个代表团获得团体奖牌前十名,浦东、徐汇、黄浦等10个代表团获得团体总分前十名,徐汇等10个区县获最佳组队奖,静安、杨浦2个区获最快进步奖。另外,大会共评选了最佳运动员197名,最佳运动队6支,最佳教练员50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