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马拉松与城市文化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举行高峰论坛

    一座城市积蓄起奔跑的能量。马拉松究竟为城市注入了什么样的活力?11月30日,以“马拉松与城市文化”为主题的2013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峰论坛上,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专业人士聚首申城,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马拉松给城市带来的宝贵财富。
    图片论坛上,六位嘉宾的演讲各具特色。国际奥委会执委、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主席小萨马兰奇第一次参与上海马拉松的活动,以实现萨马兰奇基金会的基本目标,传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先生的精神,延续其与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传播全民体育的概念。国际路跑协会主席弗朗西斯科。博拉奥介绍说,马拉松让人们更亲近,让举办城市的市民和外来游客交流感情,分享运动的价值,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是一项双赢的挑战。国际田联高级经理肖恩。华莱士。琼斯认为,马拉松精神的产物有:对成功的渴望,意志力的加强,社会包容性的提升,公共健康的改善,通过努力来帮助他人的善举,所有这些都将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马拉松留给全世界的美好形象。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从体育本体,经济、旅游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对马拉松的影响进行“立体式”剖析。上海市体育局巡视员、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执行主任陈一平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马拉松风情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在涵义,马拉松运动凸显城市气质。上海马拉松,既是一个文明城市的景观,也是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的综合景观。耐克体育大中华区市场部副总裁司马裴强调了“只要你有一个身体,你就是运动员”的企业文化,在他们的品牌价值里,每一个跑者都将成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和这项运动的代言人。
    本届论坛由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主办,上海市体育总会与文汇报社联合协办。共有来自国际马拉松友好城市代表,中国田径协会,组委会成员单位,沪上主要媒体及高校科研单位在内的50名嘉宾与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