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球迷之现状调查

    上海球迷协会――海派特色 激情中有理智 松散中有管理
    上海球迷在全国球迷群体中有浓郁的“海派特色”:激情中有理智,松散中有管理。
    前不久新申花主场的一场比赛,由于对俱乐部的一些做法不满,看台上的蓝魔、可汗等球迷会成员,选择了特殊的“倒戈”方式:在申花领先的关键时刻,终场前15分钟集体退场,默默地发泄对俱乐部的意见。却并没违反赛场纪律,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派球迷风格。
    市足球管理中心分管球迷工作的沈雷副主任介绍,上海的球迷团队与职业足球的发展同步产生。1994年成立了市球迷协会,初期球迷协会多以团体会员为主,以后随着“王小毛”、“1比6”等个人会员的增多,社会化比重逐步加大。沪上铁杆球迷中,“乔老爷”和“盛泽球迷会”被称为“外援”。十多年来,只要是申花的主场,他们都会坐大巴从江苏赶来助阵加油。
申花俱乐部则给球迷提供优惠价套票,赠送与球队相同的球衣、围巾和包等大礼包。每次比赛前提前两个多小时,球迷从市区各方赶来集体进场。遇上关键的客场比赛,不少球迷还自费赶到外地为家乡球队加油。
    市球迷协会副秘书长、总干事朱逸欣很怀念上海拥有3支甲级队的时光。那时球市极为火爆,申花夺得甲A冠军后,球迷热情更为高涨,团队多达100多支,人数也扩大到2万左右。即使近年足球大环境不理想,球市遭遇“寒冬”,申花主场迁移至浦东,也仍有上万名铁杆儿到赛场。粗略统计,目前上海有蓝魔、可汗、高校联盟、蓝色风暴、海之神……18个球迷团队,分别开展活动。
    “申城德比”曾出现过球迷滋事,也有球迷喊“下课”、“黑哨”。在倡导文化球迷,文明球迷中,提出“观有德,狂有节,喊有艺”的口号,引导球迷团结自律,自我完善。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俄罗斯老帅涅波曾说:“赢得球迷的心,比赢一场比赛要困难得多。”俱乐部很明白这一道理,定期组织球迷联谊,联赛前的壮行会,赛后的庆功会,都有球迷参与的身影。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