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 追梦未来 上海体育学院开启新周期备战征程

  12月2日,奥运会全运会上海体育学院总结大会暨新周期备战动员会举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以《迈向全球著名体育之路》为主题作专题讲座,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为学院获得上海体育事业重大贡献奖人员颁奖,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佩杰作新周期备战动员讲话,党委副书记潘勤,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继红分别为学院获得上海市体育事业贡献奖、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事业奖人员颁奖,党委副书记杨玲主持会议,副院长唐炎宣读表彰决定。

  会上,徐彬对获得荣誉表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保障人员表示祝贺,并向一直以来支持上海体育发展、为上海培养大批体育人才的上海体育学院表示感谢。同时,徐彬也对学院提出了五点要求: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竞赛主阵地,希望体院运动员、教练员和科医保障人员从头越、再出发,全身心投入新一轮备战周期;要打造更具创造力的体育人才池,走出一条“体育+”和“+体育”开放式融合式的人才培养发展之路;要打造更具创造力的理论思想库,充分发挥体院“双一流”科研创新优势,以开放的视野,为上海体育创新发展提供助力;要打造更具决策力的参谋智囊团,希望体院能够积极融入,进一步深化与各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要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源,希望上海体育学院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文化地标,提升上海体育影响力,成为上海软实力“金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佩杰表示本次奥全运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得益于师生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得益于大家全力保障科学训练。对于新的备战周期,他指出:要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坚持政治导向,严格落实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要深化训科医一体化建设,推进训练、科医、管理三位一体建设,不断提高训练过程中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优秀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运动员梯队;要提高训练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进专业化管理,突破训练理念,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和实际成效;要优化保障效率,进一步完善竞技运动训练为主体、科研服务为支撑、医疗服务为保障,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技战术水平。

  在东京奥运会上,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的5名运动员参与了四个大项的竞争,实现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新的突破;在陕西全运会上更是成绩斐然,为上海市代表团获得4金1银,创造了学校代表上海参赛的新记录,圆满完成了参赛目标任务,实现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会上,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韦蓓、运动员代表蔡颖颖、教练员代表王军分别作交流发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