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季,黑龙江省高山滑雪队就会返回鹤岗市的萝北县进行夏训,对于他们来讲,这意味着“回娘家”;而为了迎接这些萝北走出去的高山小将们,县里这次特意把唯一的塑胶田径场重新维护了一番。“一到冬季,雪队又会像候鸟一样,去亚布力进行冬训了。”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王晓红说,“我们的教练、运动员很艰苦,交通费、伙食费、器材费一年算下来要不少钱,回县里训练能省点。我们县体育训练中心是高山滑雪后备人才基地,所以县里对雪队很重视,每年都会拨付一些资金改善一下孩子们的训练条件。而这里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体彩公益金,这可是我们雪队生存的最大指望。”
高山滑雪承载着希望
按照萝北县文化广电体育局的机构设置,文体股只有两个人员编制,一个在广电中心,另一个则在体育训练中心,所以副局长王晓红其实是“光杆司令”,她一个人要协调很多事,核心内容则是负责高山滑雪的基地工作,以及在群众健身中但当协调员。
“我们县已获得了20个全国比赛冠军和50个全省冠军,其中就有女子单板U型槽李爽这样的世界级选手。每一年,省体育局都会给雪队拨付2万元专项款,除此之外,我们就靠县里的体彩公益金了。”
众所周知,我国高山滑雪在世界范围处在中下游水平,开展这个项目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萝北县一直肩负着为国家队、八一队、省市运动队和大专院校输送人才的担子。目前,国内高山滑雪运动员近80%为萝北籍,这里也成为了国内高山滑雪项目的后备人才基地。“每年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向省里至少送两个好苗子,这是任务。”王晓红说。
萝北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可谓我国冰雪运动项目的最基层单位,王晓红所干的活就是让她的老家萝北县“完成每年的名额任务”,至于今夏回来夏训的12个孩子,谁最终能完成中国队世锦赛、冬奥会夺金的使命,她并不十分关心,她只知道“让萝北的孩子在国家队站稳脚跟”更重要,因为这是该县下辖6镇2乡63个村,以及农垦宝泉岭分局23万人的希望和寄托。
“雪炭工程”引发健身热
说起这次我省高山滑雪队训练的县体育场以及县中心体育馆,都是在2007年开始兴建的工程,而其中的体育馆建筑面积达到了5262平方米,总投资1400余万元,项目建设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150万元的援助。
这里所说的“雪炭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利用彩票公益金在全国范围内援建综合性公共体育设施的活动。正是有了这炙手可热的150万元体彩公益金,才会让萝北的这座综合体育场锦上添花,除了从事群众健身活动,还能够举办大型文化体育表演活动。体育场馆建设根本上改变了萝北体育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起,萝北县就全部免费开放了这座体育馆。在体育馆的门口,张贴着开馆时间,其中,羽毛球与运动在整个上午都是免费开放的,晚上则对会员开放。县财政每年为此匹配45万专项资金用于场馆免费开放。可以说,一座场馆拉近了百姓和体育健身的距离,“雪碳工程”也燃起了县城群众的健身热。
“目前,县里的行业运动会、乡镇体育比赛等层出不穷,我们还连续举办了九届全民体育运动会,承办了省级羽毛球比赛、两极汽车挑战赛、徒步穿越大赛等大型赛事,这些大小赛事经费大部分来自于我县体育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资金用到了刀刃上。”王晓红说。
处在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萝北县的风土人情似乎都显得那么原生态,这不,随着夜幕降临,饭后的群众开始跳操了,来体育馆里打球的也是人满为患,他们在灯光夜场中欣然享受着健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