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少儿围棋世界里的耕耘者——张立权和他的“聂卫平围棋教室”
1968年,张立权出生在黑龙江安达市。直到小学毕业前,他还从未接触过围棋。一次,他的同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花三块五毛钱的“高价”买了一副围棋。于是,两个丝毫不懂围棋规则的孩子,就这样在黑白天地间懵懂地开始了第一次奇幻之旅。后来,张立权这位同学从姐姐朋友那里学会了下围棋。好强的张立权决心自己学着下,便跑到书店买回一本名叫《学围棋》的入门读物,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围棋国手聂卫平的“聂旋风”席卷东亚,而一部反映中日围棋民间交流的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也在中国热播。受这股围棋热潮影响,张立权也决心要在围棋中下苦功闯出一番名堂。此后,他开始勤学苦练围棋基础,经常同安达地区的一些业余棋手交流切磋。一旦有幸遇到专业棋手,他则像“拜神”一样不耻下问向别人请教。正是凭着这种一心向上的劲头,张立权的围棋水平终于有了质的提升。
1999年,离开安达原单位的张立权来到大庆龙凤少年宫,在围棋训练班当了一名围棋助教,教授少儿初级班,从此开始走上围棋专业化道路。在少年宫围棋班,“初出茅庐”的他为尽快丰富提升教学经验,在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经常虚心同其他教练交流请教。在授课中,他注重孩子的学习吸收状态,经常耐心地为小学员“开小灶”,进而答疑解惑。四年的围棋教练生涯,不仅使他的棋艺突飞猛进,更为他的围棋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与小学员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有意识地向培养少儿围棋能力的方向努力。当时,大庆地区围棋氛围浓郁,许多孩子非常喜欢围棋,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学习场所。而这一切,张立权都默默地看在眼里。
四年后,张立权离开龙凤少年宫,开始在龙凤区办起了自己的围棋教室。2007年,张立权经授权加盟“聂卫平围棋教室”,成为大庆地区惟一以聂卫平名字冠名的围棋学校。(“聂卫平围棋教室”于2006年创立北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加盟。)许多家长慕名来到这里,纷纷将孩子交给张立权培养。在授课中,张立权善于培养孩子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常以浅显易懂的道理和幽默轻松的比喻,激发小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围棋中那些艰涩难懂的术语,到他的口中则变成了一篇篇兴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同时也牢牢地掌握了课程中的要点。这期间,他相继培养了逯野4段、李尚容2段、于昊诚3段、郑煜2段等多名围棋业余段位选手。同时,他还先后参加了大庆乃至黑龙江省的多项围棋赛事,夺得了包括大庆地区“艾森杯”围棋王位赛个人总冠军、绥化地区、安达地区围棋比赛个人冠军等十几项殊荣。2008年7月28日,他还带队在辽宁本溪夺得“迎奥运”第11届体坛周报杯全国少儿围棋赛幼儿组团体和个人冠军。同年,张立权有幸在绥化地区同“棋圣”聂卫平当面对弈,聂棋圣的儒雅风采以及对围棋的独特见解,令张立权久久难忘。如今,张立权的弟子已遍布大庆新村、龙凤、东湖地区,十几年来共计培训围棋学员达一千余人。他的许多弟子凭借围棋特长,升入了理想中的大学。
张立权说,一个人学围棋的最佳年龄是在少儿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陌生事物能力强,同时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十分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未来他打算进一步扩大围棋教室的规模,并希望围棋教学有一天能够走进大庆中小学生的课堂,把自己的特长无偿地普及给孩子们。让这门祖国传统的魅力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就像一篇篇动听的童话故事,永远滋养强健着孩子们的美丽心灵。(个人简历:张立权,1968年生于黑龙江安达。从小学习围棋,青年时期曾在大庆青少年宫任围棋教师。本人曾多次获大庆、绥化地区围棋个人赛冠军。后开办大庆第一家聂卫平围棋教室,培育大庆小棋手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