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复合经营 借势登高 体育+旅游 频互动加速跑

        2012年,黑龙江省借着中俄旅游年的契机,成功举办了省首届横渡中俄界江、省登山大会以及萝北露营大会等一系列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全省乃至全国的人们汇集到主办地,体会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而“体育+旅游”的新型模式,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旅游行业的提升注入了新鲜元素和新的活力。
    体育+旅游:互助互利  深度融合
    7月19日早晨,黑河市下起了不小的雨,还伴有阵阵雷声,人们一度担心当天的省首届横渡中俄界江活动能否如期举行。不一会儿,恶劣天气逐渐转好,中俄户外游泳爱好者开始下水,中方一侧的堤岸上,不少中国游客为横渡而来的俄罗斯健将击掌叫好,用简单的俄语打着招呼。
    这次活动有来自全国6个省市的200名选手和俄方百余名游泳爱好者参加,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欣赏了龙江的大美风光,进行了跨国的文化交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我省地处祖国最北方,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是我国开展冬季体育项目最早的省份,多次承办过世界最高水平冬季体育赛事,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到龙江观冰赏雪,有力带动了冰雪体育旅游市场。近年来,我省在发展冬季体育旅游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森林、江河等资源,加大夏季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力度,成功举办了伊春汤旺河漂流、张健横渡兴凯湖、齐齐哈尔露营大会、伊春国际冰壶邀请赛等龙牌体育旅游活动。据省体育局局长郭铭玉介绍,重走抗联路雪山穿越赛、伊春汤旺河漂流、齐齐哈尔露营大会这三个项目在2011年举办的全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获得了精品项目推荐奖。 
    喜忧参半:冬、夏项目  潜力待挖
    龙江人天生爱冰恋雪。我省是国内开发冰雪旅游较早的省份,冰灯、雪雕、滑雪三大冰雪旅游产品已成为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冰雪旅游已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的支柱产业,以冰雪为主题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如滑雪、滑冰、冰球运动、雪橇比赛、雪地足球等已成为带动体育经济增长的优势体育项目,目前我省约有100多个滑雪场,其中达到3S水平的就有27家,而亚布力滑雪场作为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赛场已经享誉世界。然而,成绩的背后也有一些隐忧,据郭铭玉透露,随着我省冰雪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优势项目的开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一些限制优势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的因素逐步凸现出来,如体育旅游品种单一,低水平雪场的重复建设,过度开发造成雪资源、生态系统的破坏等,从而抑制了体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目前冰上大众参与的体育项目开发远落后于雪上项目的开发,如冰球、冰壶、冰舞、冰上足球等,但这些冰上旅游项目发展潜力巨大,针对不同的游客设置不同的参与项目,使旅游观光与运动、休闲、娱乐结合紧密,是促进体育旅游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下一步开发体育旅游品种将从观赏性角度考虑,使其形成规模从而带动大众参与。
    “北人善马、南人善舟”。我国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和体育活动,但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及认识上的差距,现有体育旅游产品几乎都是一些体育活动的原型,产业开发大多停留在表层,这样的旅游产品很难让游客获得深入的体验。而我省的体育旅游夏季潜优势项目主要有登山、露营、漂流等活动,这些项目只有充分与当地资源和风土人情相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郭铭玉坦言,我省目前在此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充分挖掘出地方旅游优势,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可寻。
    未来:结构优化  形式多元
    体育旅游具有专业性、刺激性与广泛性等特点,使得旅游者不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更倾向于参与到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感受竞技乐趣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去。这种带有互动性的体育旅游项目更需要有力的保障。对此,省体育局主要从组织、技术与人才和资金三个方面为体育旅游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更多保障:2010年成立省登山协会、漂流协会等涉及体育旅游的协会,为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户外活动提供组织保障。2009年至2012年间组织了两次全国户外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培养户外相关专业人才。目前我省已有近百人参加培训,共有89人获得了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为体育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与人力方面的保障。在资金保障方面,省体育局每年拿出部分体彩公益金,投入到相关赛事中,通过举办更多具有引导性的品牌赛事,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郭铭玉说,下一步我省将继续举办品牌体育赛事,同时创办以百姓参与为主体的民间品牌比赛活动,继续发展健身徒步走、露营大会、漂流等夏季体育旅游项目。同时,省体育局正在积极申办2016年世界杯单板滑雪锦标赛,若成功取得申办权,我省将以此为契机,将冰雪体育旅游更加多元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横渡界江活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