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基层体育调查系列之一:吉林市松花江畔有条健身长廊

 

开篇语:在上个月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我省健儿获得142铜的历史最佳战绩。在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基层竞技体育的训练现状和群众体育的普及、发展情况如何?日前,记者先后走访吉林、敦化、延吉、长白山管委会了解基层体育情况,我们还将陆续深入我省其他市州,帮您看看身边的那些体育事儿。

    吉林市的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多年来,是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在今年年初的十二冬会上,吉林市在金牌榜上排到了第三名的位置(因第三位的解放军队成绩不计入排名),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而全民健身的一大亮点则是位于松花江畔的万米健身长廊,堪称国内罕见的特色一景。

    竞技体育:十二冬走出低谷

    吉林市的竞技体育成果,在冬季项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十二冬会上取得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是走出低谷的一个转折点。自七冬会以来,吉林市竞技体育逐步走向低谷,七冬会9枚金牌,八冬会4金,九冬会2金,十冬会1金,十一冬会2金,到了十二冬会,吉林市收获了19金、18银和8铜的历史最佳战绩。很多人抛出疑问:吉林市硬件设施确实太差了,凭什么能拿这么多金牌?十二冬会吉林市的金牌集中在短道、速滑、冬季两项和单板平行大回转四个项目上。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过去也是吉林市的强项,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今后也希望继续挖掘这些潜在的优势。

    吉林市的训练设施处于全国下游水平,短时间内不会有决定性的改观。十二冬会上除了单板平行大回转是自己培养的教练员、运动员,其他16枚金牌全部产生在省队和八一队。事实证明,走发现、培养、输送的新路子是对的,今后还将加大输送力度。

    全民健身:松花江边“废地”利用

    吉林市体育人口逐年增加,现在约占总人口的35%。沿松花江的万米全民健身长廊为很多老百姓提供了健身场所。“千米健身路径,万米健身长廊”的理念起源于2003年,2007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建成6个全民健身休闲广场、4条全民健身路径长廊,还有沙滩运动场、篮球广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冬泳站点等。除网球场外,其他基本都免费向市民开放。记者在毓文中学前江堤下的场地看到,6片羽毛球场地供不应求,这里原本只是江边废弃的土道,一些市民意外地发现了这块“宝地”,有江堤当棚顶,雨雪天淋不着,而且没有风,市民一锹一锹地将这里铲平,开辟出羽毛球场地。后来,吉林市体育局打造万米健身长廊,将这片场地铺上了塑胶,拉起球网,有专人看管。江湾大桥下的篮球场,充分利用大桥当“棚顶”,环境宜人。如此专业的健身场地,且形成规模,在国内很多城市也难找,让来自长春及一些中直媒体的记者羡慕不已,因为它们完全免费。

    松花江畔,北山脚下,健身气氛浓厚。各种晨晚练站点已有很多,约有40余万人在晨晚练站点的组织下参与体育锻炼。

    突出亮点:建华村的专业健身房

    在吉林市考察群众体育期间,记者有了惊喜的发现。在吉林市体育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吉林市区东南的建华村,说是“村”,可满眼望见的,皆是现代化的小区,4800平方米的文体中心里,乒乓球、健身房等专业健身器械配备齐全,楼顶还有供村民跳健身舞、扭秧歌的大片场地。昔日以种地为生的农民,现在都在这座现代化的村子兴建的企业里上班,休息之余,健身路径、健身馆等场所,都成了村民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这个新农村让记者一行许多人都有了想来这里当村民的想法。这也是吉林市全民健身普及到农村的一个缩影和亮点。

    忧:没有专业的体育场馆

    记者在吉林市两天的考察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体育在这座城市里的普及程度。平时不善早起的体育记者们,清早5点便爬起来,从北山脚下的人民广场,到松花江沿岸的很多健身点,一站一站地看晨练。前一天得知会有记者来参观,为了向记者展示柔力球、秧歌等健身项目,不少大爷大妈更是穿上了喜庆的服装,那股热情劲儿,让记者一行困意全无。一些晨练站前一天特意向负责人提出,希望请记者来看一看他们的展示活动。这股子健身的热情,让我们无法推却。

    而临江而建的各种全民健身设施虽然创意好,建设的运动条件也出色,然而依旧无法满足老百姓们强烈的健身愿望。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大妈主动过来向记者身旁的吉林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说:“能不能给我们毽球一个专属的场地,他们打羽毛球的不让我们用。”这样争场地的场面,每天都在发生。“放心吧,那边正在建的场地有毽球场地,以后有你们专门踢球的地方。”工作人员说,目前全民健身长廊正在建设乒乓球场、毽球场地以及武术场地等,届时沿江建设的全民健身长廊将“绵延”近8公里。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场所对前来健身的市民分文不取。

    然而这样一座拥有如此运动热情的城市,竟没有一座专业的体育场和体育馆,这就意味着,吉林市没有场地来承办诸如亚泰足球和东北虎篮球这样的专业赛事。未来的日子里,专业的体育场馆是吉林市最为渴望的。(城市晚报记者韩玉红报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