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走基层——青少年体育宣传采访活动”走进根河市

7月17日,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中国体育报社组织开展的“走基层——青少年体育宣传采访活动”走进位于大兴安岭腹地的根河市,开启深入基层采访活动。期间,采访团深入根河市业余体校、根河市第二中学等地详细了解在体教结合的模式下,根河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结束采访后,采访团成员深感基层工作之不易,更对根河市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成果赞叹不已。

200米煤渣铺成的软沙地训练跑道、操场内肆意生长的杂草、正在热身的运动员们……当采访团成员们在根河市业余体校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无不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这个场地只是用来热身的,平时会到根河二中的操场上进行训练。除此之外,学校身后的大山也是我们训练的场地,”根河市业余体校校长刘斯卫向记者团成员介绍到。正是在这样的训练环境下,根河市业余体校走出了诸如2018年北京半程马拉松季军毕凤阳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并为自治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运动员。

早在多年前,受制于多种原因,业余体校不断萎缩,生源日趋减少,根河市业余体校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生存。2011年,根河市教育局与体育局完成合并,体教模式逐渐成型。老师们主动做起功课,鼓励更多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成为体校的一员。根河市教育局统筹全市体校学生在就近的学校上课,确保文化训练两不误,毕凤阳就是教体结合模式下双向培养的受益者。

“从近几年根河市青少年体育取得的成绩来看,教体结合让我们获益匪浅。业余体校如何与学校合作,我们根河市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并逐渐向呼伦贝尔市其它旗县区推广。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因素等虽然给根河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难度,但我们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并努力为根河市青少年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河市教体育局长禹贵文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