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京津冀柔力球交流大会成功举行

    6月14日,由北京市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组委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主办,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天津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承办的首届京津冀柔力球交流大会在地坛体育馆成功举办。

    本届大会是京津冀首次联手打造的柔力球交流盛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65支代表队近800名运动员参赛。队员们分别在“套路”和“竞技”两个项目,老年组、中青年组和青少组三大组别中展开比赛。他们相聚北京,竞技球艺,在角逐中“柔”出健康和快乐。

    本届大会参赛队员,不仅有来自社区的普通群众,而且中小学生、大学生队伍比例较往年有较大增长。他们的积极参与,不仅展示了近两年来柔力球运动走进校园的成果,也为大会增添了青春活力。

    本届大会在14个套路比赛中,包含了近几年较为普及的柔力球规定套路。其中,由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创编的第三套柔力球规定套路《青花瓷韵》最为亮眼,这是一套充满民族风的柔力球新套路,动作设计凸显弹性与张力,具有很好的艺术性、健身性及科学性。

    当天,由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研发的民族健身风车也正式亮相。伴随着歌曲《好运来》的欢快韵律,第一套民族健身风车套路向现场观众进行了展示。该器材通过弧线、曲线、圆的运动,借助风的作用使风车旋转不停,兼具趣味性和观赏性,既丰富了柔力球器材的功能,又利于初学者练习和掌握基本技巧,是一项新兴的现代民族体育运动,将对柔力球的推广和普及起到积极作用。

    比赛结束后,组委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北京市民委民族一处处长赵淑华、天津市民委民族二处处长苏伟、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教科技处调研员耿栋良、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李炳熙、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秘书长白林、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秘书长张学斌、天津奥祥柔力球运动俱乐部主任类延杉、河北易县柔力球运动协会会长王庙堂、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福利塑料制品厂总经理程颖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届大会,并为获奖队伍和个人颁奖。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为京津冀的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届大会正是借此契机,共同推动京津冀柔力球运动联动发展,有助于打造京津冀体育健身休闲圈,助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