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实施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全面启动

2014年8月26日、27日,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在北京国际温泉酒店举办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骨干队伍培训班,启动了北京市《锻炼标准》实施推广工作。市体育局、市总工会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观摩并参与《锻炼标准》测试。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修订了《锻炼标准》、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锻炼标准》体系规范、指标科学、评价严谨,测试项目涵盖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类素质,覆盖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五个年龄组,评级标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2014年,北京市制定了实施《锻炼标准》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推广《锻炼标准》各项工作。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打造核心团队,发挥骨干作用。组建由体育系统、工会系统体育干部和基层体育骨干200余人组成的《锻炼标准》核心团队,对其进行《锻炼标准》及其测试方法、测试软件使用、测试组织管理和健身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在《锻炼标准》的宣传推广、测试工作的筹备策划、组织实施、评价指导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针对性的指导群众进行体育健身、开展达标测试活动。二是突出科技应用,完善评价体系。研发了《锻炼标准》测试软件,受测者输入年龄和性别,便可通过组别划分,依照推荐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随后软件系统自动生成《锻炼标准评定报告》,显示对受测者身体素质的综合评分、评级以及相关评价和健身指导。测试系统还将自动生成数据库,对受测人员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合体质测试对各年龄段市民身体素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器材整合创新,做好保障工作。针对不同项目测试需要,整合、定制了《锻炼标准》测试器材组合箱,包括标杆、球和球拍、秒表、跳绳、发令旗、号坎、软垫、皮尺、实心球、屈测试器、粉笔等17种、58件器材,便于测试的使用和日常保管。同时,还专门制作了《锻炼标准》实施推广教学光盘,进一步宣传推广《锻炼标准》的测试规程、方法和评价体系,指导和教授广大群众合理使用测试器材。四是拓宽服务渠道,为民便民惠民。在即将推出的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上,开辟《锻炼标准》虚拟测试系统,广大市民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自我测试和评价,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足不出户便能得到健身指导,提高健身科学指导服务的覆盖范围,为提升市民的身体素质提供更多、更好、更科学、更便捷的服务。

 

本市将以市、区县体育部门和工会系统推选的40个试点单位为重点,自8月至12月,分三个阶段开展《锻炼标准》实施推广工作,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农村)全面实施。《锻炼标准》内容已纳入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并将作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与全民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健身意识,掌握科学健身方法,提升市民身体健康水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