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九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

多彩西城迎盛会,和谐北京尽欢歌。819日上午9点半,北京市第九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西城区广安体育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大发,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晓敏、国家民委委员管培俊,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牛有成,副市长戴均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市政协副主席赵文芝,市委副秘书长赵玉金,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市民委主任池维生,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区领导王宁、王少峰等,以及驻西城区的部分中央单位、部队的领导,北京市各委办局、各区县的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届民运会从819日到24日,为期六天,共设13个竞赛项目和五类表演项目,有来自16个区县代表团、共6000余人参加,是北京市区划调整后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民族体育盛会。本届运动会以“56个民族共圆中国梦”为主题,以“发展民族体育、促进民族团结、宣传民族政策、振奋民族精神”为基本理念,本着“隆重、热烈、节俭、祥和”的原则,努力办成展示首都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的盛会、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盛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盛会。


  副市长戴均良致开幕词。他说,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直以来都是北京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承载重要政治意义的特殊体育赛事。今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将在北京召开,现在召开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意义更为重要。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充分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首都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果,以首都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迎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


  戴均良希望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发扬“团结、拼搏、奋进”的精神,弘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赛出团结、赛出友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我市各民族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本届运动会更好地体现出“发展民族体育、促进民族团结、宣传民族政策、振奋民族精神”的办会宗旨。


  西城区区长王少峰代表区委、区政府和140万西城各族人民,向参加盛会的来宾和全体运动员、裁判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长期以来,西城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始终把民族工作放在维护首都和谐稳定、推动区域科学发展、发挥首都功能核心区表率作用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努力构建民族工作社会化管理新格局,形成了全区各民族亲邻友善、互助互爱、共创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为承办民族运动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届民族运动会是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以来,西城区首次承办市民族运动会,西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本着“隆重、热烈、节俭、祥和”的原则,“举全区之力办好本届民族运动会”,展示首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展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西城将以周密的准备和热情的服务,欢迎广大体育健儿来到西城登台竞技,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特色,把本届民族运动会办成一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盛会、民族团结的盛会。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宣布北京市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

充满民族特色的大型文艺表演《鼓舞你我他》将开幕式推向了高潮。演出分为“鼓韵·风雅颂”、“鼓乐·精气神”和“鼓动·天地人”三个篇章,突出民族特色、体育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展示了全市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精神风貌和西城区民族体育及民族工作的辉煌成果。演出在一曲《爱我中华》中来开帷幕,蹴鞠、板鞋竞速、太极、腰鼓等民运会竞赛项目以文艺表演的形式亮相,整场演出特别突出了体育元素和民族元素,比如演出全程没有主持人进行串场,串场的过程由北京琴书、梅花大鼓、京韵大鼓等非遗传人的演出替代。


  整场演出有1000余名非专业演员参与,这些演员大多来自西城区的各个社区、部队官兵、群众团队、学校团队、民间艺人团队以及各文化志愿者团队。演员年龄跨度从十岁左右到六七十岁,各个年龄段都涵盖在内。尽管年龄不一,但每位演员都用一如既往的热情尽情抒发了“相聚民运会,快乐健康行”的情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