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卓越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把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载体,经过多年努力,逐渐建立了一套独特而又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教育特色,并于201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科技体育传统校。 常态活动铸造辉煌成绩 为把普及科技教育落到实处,长安二小在开设兴趣小组、保证活动时间这两个方面下工夫,常态化开展科技体育教育。学校开设的科技活动普及班(组)23个、提高班(组)11个,设有电动遥控航模、车模、海模、模型制作等科技项目。通过自主选择和适当调整的办法,每周一、三把全校学生按需分层安排到相应的项目组开展活动。 几年来,学校组织海、陆、空模型代表队,参加全国电动遥控航空航天模型大赛、电动遥控航海模型大赛、电动遥控车辆模型大赛、模型组装总决赛,取得了一等奖25项次,金银铜牌16枚的辉煌成绩。 教学相长成就师生精彩 “科技体育的发展空间很大,要想让科技体育教育普及化,仅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师资力量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校长袁肖娟说。为发动更多的教师投入到科技体育教育中来,长安二小从制度上对专、兼职辅导教师的职责和奖励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其他科目的教师发挥特长爱好,积极投入到科技体育教育中来。 担任车模、海模三对三足球赛竞技项目的带训老师袁智勇是一名班主任,他多次带领学生夺得全国科技体育竞技团体一等奖,所带车模三对三足球赛男、女两支队伍,在2010年全国赛时同时杀入半决赛;海模队带训老师叶瑞德是一名数学教师,所带海模队中有7人次获各项全国青少年科技体育比赛冠军。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科技体育教育行列,这必将使长安二小的科技体育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亲子科技”营造浓厚氛围 “亲子科技”是长安第二小学科技教育的龙头品牌,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每次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活动包括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内容涵盖科技竞赛、科普知识、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比赛。“亲子科技”活动项目多,保证学生参与率达100%,家长参与率近90%。 “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感觉很开心,他们很享受这个过程。”长安二小家长委员会会长王彩娣说。她的孩子蔡梓鑫今年在海模比赛、科技绘画项目中都拿过全国性的奖项,“亲子科技活动拉近了我们和孩子的距离。” “‘亲子科技’项目实际上也是向家长普及科技教育的一个载体,我们希望家长投入的不仅仅是热情,更要有专业性的指导,所以我们把家长纳入科技模型教育培训的对象。”袁肖娟说。几年来,长安二小采用分层培训的模式,共组织家长开展科技体育辅导培训30多次,提高了家长的科技体育教育水平,调动了家长参与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