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莱芜9月27日体育专电(记者王集旻)“来自郑州优胜路小学的王正好同学,你驾驶的飞机坠毁了,很遗憾你没能完成任务。”当这样的喊话传到你的耳畔时,你是否会觉得有些诧异?
这当然不是真正的战争,而是来自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模拟飞行网络精英赛总决赛的比赛现场。六年级小学生王正好“驾驶”的飞机虽然“坠毁”在沙漠中,但他能从数千名网络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最终在总决赛里进入前五名,他的“飞行技术”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要小看模拟飞行,真正的飞行员使用过我们的软件进行操作,他们觉得在读表、操纵杆等多方面的仿真程度达到了70%以上,”此次比赛的裁判长程伟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听起来似乎只是款游戏,但在真正的飞行教学中却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曾在地面的模拟环境中学习驾驶技术,国内外都是如此。因此,不要总觉得飞行遥不可及,在一定条件下,飞行可以很简单。”
同其他大大小小几十个航空体育项目类似,模拟飞行也是个小众项目,从事者在全国并没有多少,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年轻白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非常喜欢航空体育。“这有点像玩摄影或是音响,最开始总要从最基本的开始,玩着玩着你就想升级了,很多的业余飞行爱好者都是从飞行软件开始的,”程伟说。
模拟飞行最早运用于民用或军用飞机飞行员的地面飞行训练,随着个人电脑的发展,基于家用计算机的模拟飞行平台开始出现。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于2005年成立了模拟飞行委员会,通过短短六年的普及,中国目前拥有数以万计的爱好者人群,其中的高水平选手有的经航校培养,从事通用航空领域的工作。
据本次赛事的裁判高文栋说,中国的航空体育迷众多,但现有条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完成飞天梦想,模拟飞行则可以降低这一运动的门槛,让更多普通人受益。他介绍说,在航校培训中,从未接触过模拟飞行的运动员一般需要十多天的培训才能首次上天,而以前接触过的则只需几小时就能驾驶一架真飞机。从这个角度讲,模拟飞行起到的是“金字塔塔基”的作用,是从普通爱好者中选拔航空人才的摇篮。
在去年,程伟有个疯狂的举动,他带领几个模拟飞行玩家上了真机,几个“愣头青”在天上飞了半个小时,将自己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当然有真正的飞行员作陪,而且起降环节由于太专业,并不是我们操作,其余的驾驶技术和在地面上是很相似的。”
这便是模拟飞行自身的特点--它不像其他游戏那样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它完全能够回归现实。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硕士王萌是模拟飞行爱好者,也是此次精英赛的裁判。在他看来,模拟飞行不能被定义为游戏。“精确地讲,这叫做模拟飞行软件。要想变成操作高手,不读上一摞气象学、空气动力学、地面飞行引导、战斗飞行武器系统等书,你可玩不转,很多人会觉得枯燥而放弃,因此如果不热爱航空体育和军事,他也就很难进入模拟飞行的领域,这一点模拟飞行跟网络游戏有本质的区别。”
此外,模拟飞行的门槛非常低,驾驶通用飞机在天上训练一小时,通常需要花费6000元人民币,而模拟飞行却非常便宜,一款入门级的模拟飞行装备也就要几百块,数千块就可以玩得非常逼真,中游产品需要1万多块,而最高端的配置可以模仿人在空中的体感,则需要4万元,也并非不能接受。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简称航电模中心)模拟运动部主任杨再军说:“现在的孩子学个钢琴可不止这个价钱啊,模拟飞行几百块就能搞定,既能激发青少年对于飞行的兴趣和普及航空知识,又能帮助解决目前青少年网瘾和游戏瘾等社会问题。”
和很多男孩子一样,王正好正处在对航空体育感兴趣的年纪。在本次模拟飞行精英赛上,王正好在五进四的比赛中遭淘汰,输掉比赛后王正好还哭了鼻子。这个11岁的孩子说,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驾驶一架飞机翱翔在天空,因为他喜欢那种自由驰骋的感觉。除了模拟飞行,王正好还是航模的爱好者,这些课外活动占用了一定的学习时间,然而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在中上游。高文栋对此并不奇怪,他说模拟飞行能帮助孩子们培养勤钻研、爱探索以及喜欢动脑筋等品格,这对他们的学习习惯、乃至今后的一生都能产生巨大影响。
模拟运动部主任杨再军下一步的计划,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设立100个模拟飞行体验中心,主要设在各地的青少年宫和科技馆中,让这款虚幻却也真实的运动更加贴近学生,他希望有更多的王正好爱上这个项目,他们才是中国航空的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