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请点击链接:http://sports.china.com.cn/qita/detail1_2015_09/20/467371.html 尽管2015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开幕式已经过去了一天,但精彩的飞行表演一定仍然令所有观众记忆犹新。9月20日下午,本刊专门采访了本届航空节飞行总指挥宋茂森,邀请他对这届航空节进行点评并对通航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据宋茂森透露,与过往几届航空节相比,本届航空节在比赛和表演项目上进行了些许调整,主要突出以“伞”为主,包括动力伞和跳伞。同时,往年没有的项目也在今年得到了集中展示,比如“人雁共飞”,经过几天的适应和练习,这些大雁在19日的表现非常完美。此外,来自俄罗斯、泰国等国外运动员的表演也是昨天开幕式的一大亮点,他们没有让现场观众失望,展现出了高超的飞行水平。 除了表演,本届航空节还将举办全国跳伞锦标赛和动力伞国际邀请赛。对此,宋茂森称,“在这样小的一个场地同时举办两项大赛和众多飞行表演,已经非常紧凑,可以说这已经是场地的最大容纳量。塔台的三名指挥员和一名值班员一直在高度调配,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目前航空节的总体效果非常不错。 对于19日前来观看开幕式的观众,宋茂森大加赞许,他说,“观众总体人数虽然与往年相比相差不多,但考虑到这届航空节没有赠票,完全靠市场化运作售票,昨天开幕式的观众人数就显得非常可观了。这也说明航空运动在莱芜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据宋茂森介绍,9月是通航比较火热的周期,全球各地都在举办各种嘉年华或者航空节。通过国家最近几年的宣传和推广,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对于通航的认知度比五年前已经提升很多。尤其是去年国务院印发的46号文件,为大众参与通航创造了最为便利的条件。“据我了解,国内已经有不少地方都开始发展通航产业,并将其落地在景区附近,像江苏的镇江,吉林的玉树,宁夏的银川以及贵州的贵阳等地都在借鉴莱芜这种发展模式。” 不过由于通航相关标准偏高,使得一些具体工作推进过慢,这也直接导致了通航发展受到制约。对此,宋茂森举了一个例子,兴建通航机场需要相关部门审核四年的时间,没有哪一家企业会去等。因此他希望国家能够把一些权限下放出去,真正做到为通航“松绑”。同时,他也期待国内能够把通航产业做得像国外一样,把通航做成一个大派对,大众在这个派对上可以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只有这样,通航产业才能快速做起来,毕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