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赛事活动  >  2015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  >  平面及其他网络媒体 > 正文
(新华社)(航空体育)热爱飞行的电厂工会主席
发布时间:2015-09-29 来源:新华社 字体:


新华社山东莱芜9月20日体育专电题:热爱飞行的电厂工会主席
    新华社记者王集旻
    人类生活在陆地,却天生向往天空和大海,是恐惧让绝大多数人踟躅不前。但这世上注定有些人不走寻常路,比如劈波斩浪的“中国·青岛”号船长郭川,再比如裴国庆——一位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电厂工会主席,却固执地喜欢上翱翔在天空。
    十几年以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裴国庆接触到滑翔伞,进而开始从事轻型飞机、动力伞和三角翼等航空体育运动,目前飞行时间已经达到2000多小时。
    从锡林热电厂的一名技术骨干,到电厂工会主席,裴国庆在本职工作上业绩突出,曾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本可以享受平稳的生活,却把更多的业余精力花在了天空之中,曾在全国航空运动会上拿过亚军,并获得多个教练资质,是中国航协飞行表演大队的副大队长。
    “飞行不是极限运动,你可以说它很严谨,甚至很保守。它依赖的不是胆量和勇气,而是智慧,你以为它鲁莽,但是很精确,我们的数据都精确到秒和米,”裴国庆这样描述他从事的项目。
    理性和科学地从事挑战,这一点裴国庆和郭川船长也很像,他们绝不将性命托付给运气。
    为了实现自己的飞行梦,裴国庆花了大量时间学习飞行技术以及气象学、空气动力学等理论知识,飞行则主要依靠年假、节假日等业余时间。
    “夏天我几乎每周都能飞上几次,早上8点上班,我4点起床,上班之前,我都已经飞两个钟头了。”
    草原是裴国庆的家,更是他练习飞行的天堂。在一户牧民的广阔草场上,裴国庆可以很轻松完成一次五边航线飞行,草原的能见度也很好,飞三千米高可以看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标,特别适合练习飞行。  “人的脚脱离不开地面,但是借助飞行器离开地面,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不一样。同时三角翼的飞行没有座舱,你和空气零距离接触,有时都能从云层上面飞过,觉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正在山东莱芜举行的国际航空体育节上,谈及中国航空运动的发展,47岁的裴国庆表示,目前国内的飞行水平越来越高,从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器材也越来越先进,正在经历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未来在天空中翱翔将更安全、更普及。(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