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队 > 正文
四个女人的舞台
发布时间:2012-08-06 来源:系统管理员 作者:张旭光 刘小龙 字体:

    8月4日,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决赛再次见证五星红旗飘扬。让我们记住冠军的名字吧——李娜、孙玉洁、骆晓娟、许安琪,她们以39比25大胜“黑马”韩国队,历史上首次问鼎奥运会女重团体冠军。

    “妈妈剑客”李娜

    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是我的第四届奥运会,太不容易了。我为奥运奋斗了12年,即使不拿金牌也值得。既然选择复出,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与队友联手夺取女子重剑团体金牌后,31岁的李娜说。

    个人比赛后,李娜保持低调,甚至躲避记者的采访。这次结束比赛并圆梦,她淡淡地说:“我击剑的心态,只是把这当成人生的阅历。击剑给了我信心、坚定、理性和做人的道理,我享受那一瞬间获胜的感觉。”

    北京奥运会之后,李娜结婚生子,暂时淡出赛场。不过为了备战伦敦奥运会,李娜于2011年再次回归。这次回归击剑,李娜觉得自己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想得比以前多了,这种责任感让她在平时的训练中觉得,每打出去一剑都要负责。不过,对家里人的亏欠一直是李娜的心病,每次往家里打电话,儿子都不想跟妈妈说话。“我把这枚金牌献给儿子和家人,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为妈妈感到骄傲。”

    “一剑封喉”孙玉洁

    金牌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半决赛对阵世界排名第二的俄罗斯队,孙玉洁带着4剑的优势进入最后一局,但且战且退的她不但被对手连追4剑,还一度在剩30几秒时落后1剑。绝境中,孙玉洁不但迅速扳回,将比赛拖入一剑决胜,而且仅用7秒就让对手突然死亡。

    孙玉洁在决赛中3节上场,除了第一节与对手互交白卷外,第二节4比4领先,为中国队收尾的最后一节面对韩国名将申雅岚,更是打出了12比6的压倒性胜利。

    小姑娘不愿自己居功,“这是团队付出的努力。”对她本人来说,首次参加奥运会就有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进账相当不易,但她却保持着难得的冷静。

    8月10日是孙玉洁20岁的生日,这枚女子重剑团体奥运金牌成为了这位90后姑娘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1992年出生的孙玉洁身高达到了1.85米,但媒体在介绍时,总中会把她的身高增加到1.92米,孙玉洁开玩笑地央求记者,“再也不要给我拔高了。”

    “奇兵”许安琪

    没想到成功来得这么快!

    小将许安琪被认为是本届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重剑的“奇兵”,半决赛对阵俄罗斯时临危受命,上场后为中国队逐渐挽回劣势,在第七局打出5比1,帮助中国队逆转。决赛中同样帮助中国队在比赛中段领先。主教练勒瓦瓦瑟敢于使用大赛经验并不丰富的许安琪,本身就证明了这位小将的潜质。

    值得一提的是,20岁的许安琪原来是学篮球的,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体校击剑队教练去篮球队选人,一眼就相中了许安琪。原本教练是去挑男选手的,但许安琪身上有股灵气,让教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从此她开始了一边上学一边练击剑的日子。随着比赛一次次获胜,许安琪喜欢上了击剑。后来,她被破格选入国家队。如今,许安琪成了奥运会冠军。“有想过,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许安琪说,“自己还恍若梦中。”

    “险些退役”骆晓娟

    创造历史我们做到了!

    在骆晓娟此前的击剑生涯中,她拿到了除奥运会之外诸多世界赛事的女子重剑个人和团体冠军。但是作为过去10年中国女子重剑的标志性人物,骆晓娟竟一直没能参加奥运会。2004年的雅典、2008年的北京,骆晓娟都没有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两度落选也让她曾想过淡出,但为了奥运梦想,她选择坚持。

    此前,骆晓娟在个人赛提前出局,不过她还有证明自己的机会。今夜,骆晓娟10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她登上了伦敦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太兴奋了。我们做到了!”然而就因为这一兴奋,“结果牙被撞坏了,所以我不能笑了,不能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啊!”骆晓娟轻笑。“好像是撞到孙玉洁的手表上了。因为她很高嘛,我矮,她们拉我,这么一拉就撞上去了。”骆晓娟边说边比划着。

    俗话说,3个女人一台戏,而这4位女剑客的舞台更生动、更丰富、更宽广。 (伦敦8月5日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