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料 > 正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年第三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4-02-19 来源:体育信息中心 字体:

课题成果

男子皮艇队冬训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的结果与分析

王兆征1 ,谢少贤1 ,胡生贵2  ,徐宇2

体态语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叶蓁1,普文龙2

解析大学体育分层教学的优势与实施措施

张海平

论2014年青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文化传播

杨双燕,张红梅

由“李娜爱不爱国”的文化争议管窥我国职业竞技体育的社会定位

彭业仁,陈惠娜

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对策

王艳琼,蒋小翠,钱媛

贵州省体育科学深度和广度的分析

——基于2001—2011年贵州体育科研论文引文的文献计量考察

曲静,陈祖学

山西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张育民,窦彦丽王林琳刘文景

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体育旅游开发的RMP分析

陈艳松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相关调查研究

周国霞1,王玉洪1,李清勇2

大学生体育课消极行为表现及对策

朱红军,杨鄂平

新型径赛计时系统设计

汪涛

生态体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以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

张艳玲

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的运用研究

高秋平

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竞技人才培养探析

孔庆波,葛玉珊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研究

张裕中,蔡少龙

耐力训练及限食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及抗氧化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

曾正中1,文立2,郝俊琴2,吴志义2 ,张勇2

晕动习服运动处方的构建研究

张玲燕,施开华

佤族传统体育在中学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余红1,李会明2

塔里木大学篮球选项课中实施“双分”模式的实验研究

王锋

 

竞技论坛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现状研究

陈金凤1,咸东进2

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

许晓阳,赵慧娣

体操运动员平衡控制的感觉相互作用

刘敏娟

中长跑运动员步频步幅与摄氧量关系的研究

蔡阳

第12届全运会男单决赛马龙、樊振东“后三板”技战术研究

邓庆标

从第十六届亚运会透视亚洲男子篮球现状及对中国队的思考

汪洋, 李子林

框架效应下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决策偏好的研究

曾理,肖巧俐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屈朝辉,因杰秀

结合高强度训练的高海拔抗缺氧训练研究

段苏香

李娜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统计分析

---以2013年四大满贯、中网、WTA年终总决赛为例

任波

 

 

教学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赵慧娣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健美操课程

陈泉宇

2013年《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广州市级赛赛事分析

王素娥

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罗海燕

大学生体育能力稳定成长的控制性运动训练路径

臧德华

探析高校公体课教学方法

胡俊琪

江苏省高校慢投垒球课程任课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於鹏,陈建华

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张国清1,彭   雨1,邓灿2

山西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开展现状研究

张旗

高师院校体操课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口令的培养

周脉清

浅谈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刘永光1  ,范安辉2

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教学的实施对策

樊晓佳

脉搏测量法在农村中学中长跑教学的应用

焦强,方庆波,马文卿

 

 

群体研究

论我国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王燕梅

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与身体素质变化调查与分析

——以三江学院为例

崔楠1,王振亚2

天水市秦州区初中学生肥胖现状调查与研究

郭斌

论政府干预下的职业体育社会责任

李燕燕

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

何鹏

论群众体育发展中的非正式体育组织

张亚军

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

吴晔1,成民铎2

社会学视角下论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的影响

刘瑾,金成吉

对南京市业余乒乓球教练员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王正安,李勇勤

 

 

文化视野

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与健康需求的关系探析

郗鹏

中西文化融合对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启示

汪阳帆

缘杆运动的历史起源及现代发展

张  华

 

 

综述报告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人才的发展现状

文瑾

新加坡青奥会成功经验分析以及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

王振宇

 

 

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崔振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