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料 > 正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年第二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3-07-15 来源:体育信息中心 字体:

课题成果

现代化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与抉择轨迹

李树梅1,刘旻航2

近代中国体育社会功能演变机制的剖析

黄玉新

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丁俊,黄世懋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健身理念的引领研究

何艳群

查看突破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瓶颈的几点思考—以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为例

陈学玲

有氧运动减肥的分析与探讨

冯丽明1,陈智芳,孙虹,余昭炜

南京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严燕,陈建华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李海,陶李军

桂西北瑶族地区开展打陀螺运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朱青松1,孙绍宁2,韦德佳3

 

 

竞技论坛

推铅球运动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闫之朴,徐树礼

中国竞技篮球滑坡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

薛海涛 

从动作要素的构成导引运动技能学习及其效果论证

吴向宁

乒乓球飞行速度研究

王云杰1,张瑞勇2

李娜在2011年澳网比赛中运用的技战术分析

李广

运动水平和认知风格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预判绩效的影响

张敏1 ,胡咏梅2

江西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冬训前后两次最大摄氧量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王兆征;裘艺

影响旋风脚720°空中转体与落地稳定性因素的分析

张伟民,汪鹏

发挥大学生优势,在高校培养高水平篮球裁判

张慧

 

 

教学探索

试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突围策略

魏彪1,洪俊雄

高职体育武术课程教学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

张超

启发式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李建龙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体系

罗建钢1,罗强2

多球训练对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的应用研究

袁  辉,田 颖

关于在高职院校设置街舞课的可行性研究

张运

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必要性研究

李同辉

“和谐教育”视野下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研究

李玲1,高树太2

对东南大学体育课实行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

方志1,江荣华2

韶关学院体育实验室的开展推拿实习的可行性探讨

李丕彦1,卢文彪2

“阳光体育运动”下的终身体育之浅议

李明科,叶莲肖

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吴海英

高校开设肚皮舞选修课所涉及的要素分析

王静

专业化:体育教师生存状态与学校体育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李 军,向 军

残疾人体育课程开设必要性及设置方式研究

赵国武

 

群体研究

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影响因素探析

郑汉山

太极与运动的益处

喻伯海1,李长龙2

太极与冠心病

胡艳1,李长龙2,乔飞跃3

拓展运动对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

彭 飞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研究

刘海明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

邢强

普通高中女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研究———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

袁丹

阳高县小学高年级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

孙媛

浅谈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发展

蒋科,黄潇潇,胡长青

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吴志勇,承建春

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朱华

阳光体育背景下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阳,焦巍,纪祥磊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李传美

对运城市郊区居民健身方式的研究

徐海环1,郝志伟2,郝牡清2

个体化社会视域下我国高尔夫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黄兰平

 

 

产业探讨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

张 海 龙

 

文化视野

蒙古族“古尔”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郝延省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

李铁1,孙红叶2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制度文化研究

武国庆1,田坤2

竞技体育外显组织文化特征研究

赵晴晴

 

 

综述报告

体育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李寿荣

论南京青奥会对我国体育未来发展战略的影响

王东方

心理健康量表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刘路

浅析体育术语译名混乱现象

惠弋

 

 

信息技术

田径项目中运动视频图像采集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

何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