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王燕:小小地掷球塑造理想人生
发布时间:2022-05-23 来源:小球运动管理中心 字体:

    

    运动员、教练员、高校教师,在王燕20多年的工作学习中,地掷球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的人生轨迹,和这项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
    2004年,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的王燕来到河南理工大学任教,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学校从2007年开始成立了地掷球队,当年就组队参加了全国锦标赛、全国青年暨大学生锦标赛以及河南省锦标赛。也是在那一年,她加入了国家集训队,任教练助理,协助教练组共同备战2008年世界运动会。在国家队执教期间,她和队伍在世界运动会、世锦赛中多次获奖。
    2018年女子大金属地掷球世锦赛在国内举办,作为这支青年队伍的教练员,她不仅要抓训练,更要从队员的生活和思想工作等各个层面操心,最终,21岁的王晨怡和18岁的白宇为中国队拿到两枚奖牌,完成了要在本届比赛中“升国旗”的参赛任务。要知道,王晨怡和白宇当时练习地掷球还不到4年。
    去年全运会,王燕选择以运动员的身份参赛,她说,自己想尝试一下,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国内最高层次的比赛。全运会前,王燕随队在河南鹤壁封闭集训了3个月,当时6岁半的女儿暑假过后就要上小学,然而在备战中的她只能将这些事交给家里老人。
    对于当时已经39岁的王燕来说,恢复训练的过程异常艰苦,不但要克服膝关节的伤病,适逢暑假,每天她都得换3身衣服,“每次跑完,汗就顺着腿往下流,等到可以换衣服时,上衣和短裤都可以拧出水来。”就这样,经过艰苦的训练,重新做回运动员的王燕和队友为河南队夺得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地掷球项目大金属球女子双人连续抛击的铜牌。
    自2007年至今,河南理工大学地掷球项目成果颇丰,他们是国内少数在体育专业中开展地掷球专项的高校,15年来参与地掷球活动和学习地掷球课程的学生上万人,参加地掷球队训练的达到百余人。王燕一直承担着地掷球公共体育课和专业课教学工作,这学期,她带了7个班的地掷球公共课、1个班的专业必修课,每班人数都在40人左右,也就是说,这学期有300人左右在王燕的班级学习地掷球。
    河南理工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全校学生的地掷球比赛,到今年已是连续第15年。用王燕的话说,举办这项比赛时,“每年有每年的风景”,经常有没有上过地掷球课的零基础“玩家”在赛前抓紧练习,通过参与比赛喜欢上地掷球。“学校的比赛没有门槛,只要是在校生、院系组队,即可参赛,这项比赛比较安全,适合在校园开展。”王燕说。
    这样的氛围和参与度一直在促使王燕思考,到底要通过地掷球运动给学生带去什么。“刚开始当教练,更多是教技术、教经验,但我逐渐意识到,要让他们在比赛中有更多精神上的获得感,高校里更重要的是育人。”
    王燕表示,自己做运动员时并不是最优秀的,很多时候即便很努力也时常会遭遇失败,但正是这些促使自己从事了地掷球相关工作,这个项目本就可以让很多普通人,甚至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参与进来。
    王燕把国家队教练和高校教师的经历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国家队经历让她的专业技能得到成长,高校则给了这些技能发光发热、持续发酵的场所,“这是一个在外学习、回来实践,继续学习、继续实践的过程。”王燕希望把她自己对地掷球的热爱在学校里传递下去。(转自5月13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