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术交流 > 正文
功夫之城 少林狂欢
发布时间:2013-09-26 来源: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作者:曹彧 字体:

    2013年“体彩杯”全国武术少林拳比赛日前在河南登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登封校区举行。本次少林拳比赛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5支代表队,共897名运动员参加4个大项80余个小项的争夺。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登封市委、市政府主办,河南省武管中心、登封市武管中心承办。

    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陈国荣,总局武管中心社会部主任张玉萍、副主任张晓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魏真,河南省武管中心党总支书记刘宝祥、登封武管中心主任王松伟,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鹅坡武院创办人梁以全等出席活动。
    欢聚登封 尽情展示
    在比赛现场,男女老少齐上阵,各种套路和器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4个大项,80余种小项。登封市武管中心副主任郑跃峰,这位参与制定了《少林拳段位制》和《少林武术竞赛套路》的少林拳专家,成为初次看少林拳比赛记者的场边指导。他说,本次比赛除了竞赛规程所有少林拳的拳种之外,还把以往两届比赛没有设定的项目也属于少林拳范围之内的界定为一组,为了提高参赛者的积极性。
    郑跃峰说,将更广泛内容的列为比赛项目,是为了各年龄段都参加,三届比赛参与者从登封本地武术爱好者到全国;从基本的刀剑枪棍到罗汉拳、七星拳等。同时为了在技术风格上统一,登封在办首届赛事前,就对20多个套路标准进行了统一,有了标准裁判也好评分。他说,在前5年就把前期的基本工作做好,奠定了办赛基础才申请,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过他表示,本次比赛水平不高,一方面是动作不规范,老师方法不突出、特点不明显;另外孩子年龄偏小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规模增加 类型丰富
    本次裁判的总裁判长河南大学教授栗胜夫表示,今年是第三届比赛,比赛是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规范,参加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今年近900人,从水平来讲也是比往年有了明显进步,可以说是一届比一届水平高。少林拳比赛的人群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这与少林拳穿蹦跳跃、善战腾挪、讲究实战、强调刚劲有力、灵活多变的特点有关,非常适合青少年演练,少林拳在武术大家庭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其竞技和健身的功能也是如此。
    张玉萍表示,作为单项拳种的比赛,目前全国性赛事除太极拳外,就是少林拳的比赛。少林拳是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国际影响力很大。她说,我们打造这样的单项赛事,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更多单项赛事,促进各个拳种的发展,为其他拳种提供借鉴。登封有很好的少林拳发展环境,这个赛事准备长期打造和完善,本届比赛规模比前几届大,外省队伍增加了很多,过去是当地内部的竞争,现在很多省市派队伍,水平较高,少林拳类型丰富,规模增加了会让人群更加丰富。
    少林武术 人才济济
    栗胜夫说,首先感觉少林拳作为单项拳种,能够举办国家级专项赛事活动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这得益于少林拳的名优品质、少林拳众多的爱好人群和历史的积淀。“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甲天下”,这是美好的赞誉,也说明了少林拳的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与普及度之广。哪一个拳种都没有如此突出,将其上升到国家级比赛,武管中心做了一件大好事。
    他说,少林拳是领头羊,研究少林武术,不单单是一个技术系统,它还包括中医,气功健身法、易筋经、八段锦,再加上禅文化构成了特色少林武术系统,否则就会先得单薄,集成化的研究才能够真正支撑起来,这些都将成为单项拳种赛事的重要支撑。
    他表示,就像太极拳中老年人很喜欢,习练少林拳的青少年技术精湛,说明在这个项目的传承上我们不乏人才,现在少林拳的发展不是“后继缺人”,而是人才济济,这是非常可喜的,因为任何一个拳种后继无人都是致命性的。另外,从比赛情况来看,大部分少林寺地区比较多,说明少林寺武术圣地的文化优势,带出的名学员多。本次比赛不少外省、外单位、外地去代表队都来参加,也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是总体来说外边的人还较少,这存在着宣传上的欠缺,如果宣传到位,通过赛事带动全国更多的人练习少林拳,赛事的意义会更大。
    结合通级 规模更大
    栗胜夫同时指出了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说,少林拳比赛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看到这种优势,少林拳影响大、受众多、参赛的人数可观,应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规模上体现全国少林拳比赛,同时也呼吁,也和武术二级运动员通级赛结合起来,那么这个赛事的各方面都还会大大改观,规模会更大,质量会更高,赛事会更火爆,对参与少林拳年轻选手的成长,对他们武术热爱度的提升,对他们将来进入院校深造都是大有好处的。这次的缺憾性还在于青少年和老年拳师参与的多,中间的年龄是断档的,也就是中年选手很少。应该尽量体现各个年龄段,这样才充分体现武术老幼皆宜的特点,可能是由于中年人有自己的家,事业工作,加上赛事的宣传还不够广泛,他们没能来参赛,这个遗憾希望今后弥补。
    郑跃峰同时表示,少林拳其实不太适合中老年人,通过比赛对少林武术竞赛水平的提高,对少林武术传承发展是个提高。要继承发扬少林武术海纳百川的精神,以这个比赛搭建一个平台,使这个年龄段的习武者交流切磋。通过3年的比赛,一个可喜的方面是少林拳的发展更加的社会化,不像其他拳种主要走院校路线,少林拳目前在农村中、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爱好者,全国武术少林拳比赛更好的发展方向希望是进入单项全国锦标赛。(曹 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