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在20件事里,看见中国网球(上篇)
发布时间:2020-08-03 来源: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作者:卡门的杂货铺 字体:



        提到网球,我们往往会想到“优雅”、“经典”、“个性”、“坚韧”、“激情迸发”和“欢声雷动”。


        是的,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把这些看起来矛盾却又统一的词汇结合到一起。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天它才会成为最具观赏性、商业性、全球性的体育项目之一。


        众所周知,网球起源于13、14世法国的修道院,之后英国人将其发展为现代网球并且推广到世界各地。在中国,这项运动于19世末被引入,在教会、学校以及民众之间迅速传播。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球尤其是现当代网球取得了巨大的突破: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选手获得3枚金牌,李娜在2011年和2014年拿到法网以及澳网两座大满贯女单冠军奖杯,大量国际职业赛事进入中国并且贯穿全年,中国选手在国内外都得到更多锻炼机会……


        在“球员走出去”和 “赛事引进来”的同时,2020年中国网球在此基础上再添创举,“中国网球巡回赛(CTA TOUR)”应运而生,首站CTA1000级赛事昆明网球公开赛今天在安宁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以19世末为基点到21世的今天,跨越时间的长河,你会发现百年来中国网球于不同的节点上始终接力前行。这些节点可以是以下我们所列出来的20件事,但……绝不止于20件事。

1、网球进入中国

        19世末,网球传入中国。最开始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传教士和外籍人士之间流传,此后一些教会学校开始教授网球。

        189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了“斯坦豪斯杯”,这是中国网球史上最早举行的校内比赛。1906年,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香港等城市的很多学校也开始举行校际之间的比赛,这对于网球在中国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网球从引入之初就不只是“舶来品”和“贵族运动”,更是年轻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强身健体、开阔视野以及培养情操的方式之一。

        如今的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网球进校园”,其实一百多年前网球就已经“在校园”并且埋下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种子了。

2、网球成为“全运会”项目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全国学校分区运动会(全国学界运动会)上,网球成为4种比赛项目之一,和田径、足球、篮球这三个项目并列。

        不过,最开始的“全运会”只有男子项目,一直至第三届赛事才开始设立女子网球比赛项目。

        从那时起,网球的竞技性和可欣赏性被从生活方式中提炼出来,它被赋予了更多体育精神层面和价值观上的含义。

        同时,以奥运会为模板的比赛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中国网球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一刻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3、女子选手亮相赛场

        当网球最初进入中国时,就已经有很多女性参与其中。溥仪修建了网球场以供自己训练,他的妹妹也会打网球,还在宫廷之中接受过专业的网球训练。

        不过,即便是1924年在武昌举行的第三届“全运会”上设立了女子网球项目,但考虑到当时封建思想的阻碍,还是没有女性报名参赛。不过,6年之后的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就已经有11名女性报名了。

        网球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还和社会发展、思想进步密不可分。

        当20世30年代女性出现在赛场上时,它意味着平权运动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和发芽,也为未来中国女子网球运动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华人初现大满贯

        192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侨邱飞海参加了温网男子单打比赛。尽管最终止步第二轮,他依然是首位参加大满贯赛事的华人。

        3年之后,他和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华侨林宝华合作,赢得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的网球冠军。在夺冠的过程中,他们先后击败了菲律宾队和日本队。

        进入21世,中国选手以“集团军”形式出现在大满贯赛场,不断向第二周乃至最后的冠军发起冲击:李娜有两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在手,吴易昺和王曦雨拿到2017年和2018年美网青少年组男女单打冠军,张帅和王蔷也分别跻身过澳网和美网女单八强。

        回看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一百年前华人选手们孤军奋战的过往和荣耀,他们是中国网球走向世界的先锋。

5、戴维斯杯上获胜的第一盘

        作为网球界的“世界杯”,戴维斯杯于1900年由德怀特·戴维斯所创立。早在1924年和1928年,中国就两次派出选手参加了本项赛事。由于是一项“被引进”的运动,所以早年间参加戴维斯杯的中国队不是留学生就是华侨。

        到了1935年,印尼华侨许承基首次代表中国征战,第一场迎战美国好手唐纳德·布吉。那场比赛虽然许承基以1比3告负,但是他在第三盘以8比6扳回一城,那是中国在戴维斯杯历史上拿下的第一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网球尤其是男子网球尽管成长的速度可能还不够快,但是在重大赛事和节点上,我们从未缺席。

6、举办全国性大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的情况下不断寻找着适合的发展道路。为推动项目发展,1953年中国网球协会成立,3年后举办全国网球锦标赛。

        全国网球锦标赛将中国最好的网球选手集中起来,他们在互相切磋和学习中提高自身实力。这种全国性的赛事为分散于各个地方的国内选手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在1959年举行的新中国首届全运会上,朱振华和梅福基领衔的上海队包揽了男单、男双、混双、女单、女双5枚金牌。

        以全国网球锦标赛和全运会为基础,中国本土网球比赛陆续出现了大量响当当的名字。

        男网方面有刘树华、孟强华、潘兵、吴迪、张择、张之臻等一代又一代的领军人物,女网方面则有李心意、李芳、陈莉、李娜、郑洁、彭帅、张帅、王蔷等国内外网坛叱咤风云的“中国金花”。

7、第一枚亚运单打金牌

        1986年10月2日,24岁的李心意成为汉城亚运会网球比赛的明星球员。她先是和队友合作默契,夺得女团冠军,之后又在单打决赛中以2比0战胜本土选手李延顺,迎来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单打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李心意是网球好手,她的妹妹李燕玲也球技高超,她们是中国网球在上世80年代的“姐妹花”。198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李心意在决赛中击败妹妹,成为首位亚运会加全运会的“双冠王”。

        在网球项目引进之初,女子选手因为受到封建思想束缚无法参赛。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女选手登场亮相,中国女子网球运动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愈发地蓬勃向上。

        在李心意之后,郑洁、彭帅和王蔷都拿到了亚运会和全运会“双冠王”,在中国网球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8、进入戴维斯杯世界组附加赛

        1990年,刘树华等选手为代表的中国队从戴维斯杯亚大区一组附加赛开始打起。他们先是5比0大胜巴基斯坦,之后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中以同样的比分击败菲律宾和印尼,迎来了参加世界组附加赛的机会。

        和以色列的世界组附加赛在拉马特沙容举行,时间是1990年9月13日至15日。不过,由于当年是亚运会年,中国队的主力阵容都在备战同年9月开始的北京亚运会,派出替补阵容出战戴维斯杯的中国队以0比5告负,无缘世界组。

        戴维斯杯是衡量一个国家男子网球整体发展程度的标杆性赛事,中国男网早在30年前就已经距离世界组只有一步之遥。

        荀子在《劝学》里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要继续努力,继续夯实基础,中国的小伙子们一定会有机会出现在戴维斯杯世界组的舞台上。

9、北京亚运会夺得3金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尽管中国队没能闯入1990年戴维斯杯世界组,但小伙子们随后在北京亚运会上有着上佳的发挥。

        夏嘉平和潘兵在北京率队拿到亚运会团体金牌,这是中国网球史上首枚男子亚运会金牌。随后夏嘉平还搭档孟强华在男双决赛中击败刘树华/潘兵夺冠,男单决赛中潘兵以2比1逆转队友张九华夺得金牌。

        1990年亚运会在中国举行,是新中国体育史上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

        在这一伟大事件中,网球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了3枚金牌,这是中国网球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的一个高光时刻,也是中国男子网球的高光时刻。

10、李芳闯入澳网女单第三轮


        当中国男网在亚洲网坛打响名头的时候,中国女网也迎来了第一个爆发的小高潮。

        1973年出生于湖南衡阳的李芳虽然身高只有1米66,但她具有过人的天赋和足够努力的精神,1992年第一次依靠世界排名晋级大满贯正赛——在当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这位中国姑娘一举闯入32强,创造了中国女网在大满贯赛事中的最佳录。这个录一直到2004年法网才由郑洁打破,当时后者晋级女单16强。

       
自从1968年公开赛时代以来,职业网球中关于身材和人种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亚洲人不适合打网球”的论调常常在亚洲选手被淘汰时被不断引用。

        李芳的出现以及她所创造的多个第一打破了这种论调,虽然身高和肌肉力量都不如欧美选手,但她在澳网、温网都取得了胜利以及从1992年到2000年一直保持在WTA前100的行列,为后来的中国乃至亚洲女子选手取得突破照亮了前路。(转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