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1期重点目录摘要
《高原训练实践与理论思考》(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崔大林) 摘要:高原训练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训练质量、运动员能力和成绩的训练方法。我国田径、游泳等项目在70年代以后也逐步采用了高原训练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高原训练的理论研究,探索高原训练的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形成中国竞技体育的训练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与足球改革》(华南师范大学:谭华 黄淮学院:杨俊涛) 摘要:“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进行了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并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足球比赛被选作体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1992年到2001年,中国足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对中国体育和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9年来中国足球所发生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改革现状、力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与世界交往的热情,显示出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暴露出中国社会许多根深蒂固的矛盾。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问题》(天津体育学院:肖林鹏) 摘要:谁来供给、供给什么、如何供给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体育行政部门、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都可以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体。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容取决于公共体育需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志愿供给三种形式。
《奥林匹克商业化发展动因》(南通大学:吴健 常生)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归纳综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剖析。奥林匹克运动蕴藏着的巨大商机是其商业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使奥林匹克商业化成为现实,奥运会面临的经济危机是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的直接动因,经济规律是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的深层次动因。
《美国新体育学奠基人写照》(华南师范大学:李佐惠)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新体育”学说奠基人克拉克•威尔逊•赫瑟林顿的体育生平、他的“新体育”观、以及他对美国体育的影响和重要贡献作了介绍。他的“新体育”理论与实践,20世纪初期他为美国体育确定的教育目标,使美国教育系统的体育得到迅猛的发展。他对美国州体育部的形成和组织有着很深的影响,他对密苏里、威斯康星、哥伦比亚、纽约和斯坦福德大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些学校里,他为开设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的研究生体育专业课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美国体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是我们研究美国体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