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3期重点目录摘要
《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构造》(西安体育学院:朱元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追求,已经超出了体育领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和谐发展的典范。对奥林匹克精神价值理解的物质化和窄化,都不利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中对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核心,它和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驱动力。
《邓小平健身之道》(河北经贸大学:纪志敏 上海大学:徐春毅)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史料分析入手,研究邓小平养生和健身的经历,认为:坚定的信念是邓小平生命的支点和养生健身的基础;散步、游泳、打桥牌等是其卓有成效的健身方法;一向乐观、家庭和睦是其健康长寿的秘诀。
《体育教学改革三十年大观》(杭州师范大学:赵玉梅 曹守和)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回顾研究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三十年的基本历程,认为主要经历了思想观念与管理制度的重建、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更新三次大的改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体育本质何在》(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张晓义 西南科技大学:巩凌) 摘要:在体育本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体育理论的发展。这些问题包括:原创性少――“穿新鞋走老路”和“错上加错”、“断章取义”、“皮厚馅少”、“崇尚权威”,“人云亦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逻辑学与方法论的错误――“挂羊头卖狗肉”、“跟着感觉走”、方法或方法论的局限、翻译方法上的错误、自相矛盾。本文就这些常见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指出了体育本质研究下一步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