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于2012年12月12日至13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工作会议。
4年前,为了团结全国有关学者,充分利用各地高校的资源,共同完成研究宣传繁荣体育文化的重任,总局文化中心与各地高校合作,先后建立了一批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如今,这项工作开展得怎么样?下一步如何推进?本次会议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收到了积极的成效。
会上,中心主任梁晓龙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认为发展基地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坚决贯彻十八大精神,繁荣体育文化,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基地工作的独到作用和重要意义。
梁晓龙同志指出,基地工作不宜只局限于学术研究,应该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市场经济,寻找有志于发展体育文化的企业合作,建立共享机制,构建双赢平台,不仅使基地科研资金缺乏的难题得到缓解,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与市场经济与国情更加接近融合。中心为此邀请了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企业参会,企业人士与高校学者就企业与基地发展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众人献计献策。
中心副主任覃燕庆同志在这次会上做了《为繁荣中国体育文化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已建立的53个基地中,高校专家学者们近两年来完成体育文化研究论文约399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约317篇,并出版体育文化专著约110部,成绩显著,为繁荣体育文化工作做出了贡献。
会议由中心研究部主任崔乐泉主持,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涂宗财代表承办单位到会致辞。有来自50个基地和24个申请成立基地的高校及6家企业共130人出席。
与会者围绕梁晓龙同志的讲话和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对基地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大家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及时。今后要牢牢把握基地工作的宗旨,做好科研规划,尝试与企业与社会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地研究、宣传、繁荣体育文化,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多做有成效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