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时间:7月 20日-30日 地点:待定 二、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各大专院校、中小学、行业协会及有关单位。 三、竞赛项目和参赛年龄 (一)少年组: A组个人项目:徒手、绳、圈、球、棒、带(一级自选) A组参赛年龄:2002年 1月 1日—2003年 12月 31日出生者 B组个人项目:徒手、绳、圈、球、棒、带(一级规定) B组参赛年龄:2004年 1月 1日—2005年 12月 31日出生者 C组个人项目:徒手、绳、球、带(二级规定) C组参赛年龄:2006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者 A组集体项目:5棒、5绳(一级自选) A组参赛年龄:2002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者 A组集体个人项目:球、带(二级规定) (二)青少年组: A组个人项目(高中、大学组):球、带、纱巾(一级规定) B组个人项目(初中组):球、带、纱巾(一级规定) C组个人项目(小学组):球、带、纱巾(一级规定) 集体项目:A组(高中、大学组):3球 2带(一级规定) B组(初中组):3球 2带(一级规定) C组(小学):3球 2带(一级规定) 四、参赛办法 (一)参赛资格 1、少年组:须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运动 2、青少年组:普通大专院校、中、小学学生均可。 3、青少年组注册规定: (1)凡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注册或无注册的运动员均可参赛; (2)个人:已获得一级以上等级称号的运动员在有效期内计全能成绩,但不占通等级名额; (3)集体:获得一级以上等级称号的运动员在集体项目中允许最多 2名运动员参赛。 (4)集体项目三名以上(含三名)运动员曾获得一级以上等级称号,可以参加比赛,只记全能成绩,但不占通等级名额。 (二)参加人数 少年组:每单位各项可报 2个队。每队可报 A组运动员 3-4名,B组运动员 3-4名,C组运动员 3-4名,一级自选集体运动员 5-6名。每项限报教练员 1人,每单位限报领队、舞蹈教练、乐师和医生各 1人。 青少年组:每单位个人报名人数不限;集体每队运动员 5名。 (三)报名表提交后,一律不得更换运动员及其竞赛项目。如运动员因伤病不能参加比赛,凭医院证明在报到前办理运动员的更换手续,报到后,一律不得更换。 五、竞赛办法 少年组: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均进行第一、二、三种比赛。第一种比赛为团体总分赛,第一种比赛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比赛的资格赛,第二种比赛为全能赛,第三种比赛为单项决赛。 青少年组:只进行全能赛。 (一)团体总分赛(第一种比赛) A组:每队由 3-4名运动员组成,每名运动员完成 1-6项动作,由不同运动员每项完成 3套动作,总计 18套动作。 B组:每队由 3-4名运动员组成,每名运动员完成 1-6项动作,由不同运动员每项完成 3套动作,总计 18套动作。 C组:每队由 3-4名运动员组成,每名运动员完成 1-4项动作,由不同运动员每项完成 3套动作,总计 12套动作。 集体:参加集体自选动作的代表队须完成 2套不同动作和 2项规定的个人项目 10套动作。 (二)全能赛(第二种比赛) 1、少年组: A 组:进行 6 个项目的比赛。参加第一种比赛的运动员,须参加 4-6项比赛,方可获得第二种比赛的资格。取第一种比赛 4项最好成绩相加前16名运动员参加全能赛,若第 16名成绩并列,则全部参加全能赛。 B 组:进行 6 个项目的比赛。参加第一种比赛的运动员,须参加 4-6项比赛,方可获得第二种比赛的资格。取第一种比赛 4项最好成绩相加前16名运动员参加全能赛,若第 16名成绩并列,则全部参加全能赛。 C 组:进行 4 个项目的比赛。参加第一种比赛的运动员,须参加 3-4项比赛,方可获得第二种比赛的资格。取第一种比赛 3项最好成绩相加前16名运动员参加全能赛,若第 16名成绩并列,则全部参加全能赛。 根据第一种比赛的名次,A、B、C组第 17、18名为替补运动员,替补运动员按照被代替的运动员的顺序进行比赛。 集体(一级自选):取团体总分赛中 2 套不同动作和 2 项规定的个人项目 10 套动作得分相加前 8 名的队参加全能赛,若第 8 名成绩并列,则全部参加全能赛。参加全能赛的队应完成 2套不同动作。 2、青少年组: A组:进行 3个项目的比赛。 B组:进行 3个项目的比赛。 C组:进行 3个项目的比赛。 集体(一级规定):进行 1套动作的比赛。 (三)单项决赛:(第三种比赛) 在第一种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各单项前 8名的运动员和集体队参加该项决赛,若第 8名成绩并列,则全部参加单项决赛。 根据第一种比赛的名次,第 9、10名为替补运动员和集体队,替补运动员和集体队按照被代替运动员和集体队的顺序进行比赛。 (四)比赛执行国际体联颁发的《2017-2020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和中国体操协会颁发的《2013版艺术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 对于本次比赛中达到运动员等级标准的参赛者,可申请授予相应的运 动员等级称号,等级标准参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体竞字(2013)177号]执行。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团体总分 以 A、B、C组个人团体、集体 2套不同的自选动作和 2项规定的个人项目 10 套动作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二)个人团体 A组:以第一种比赛 6项 16套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B组:以第一种比赛 6项 16套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C组:以第一种比赛 4项 10套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三)全能 少年组: A 组:以全能赛中个人 6 项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B 组:以全能赛中个人 6 项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C 组:以全能赛中个人 4 项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集体(一级自选):以全能赛中 2 套不同动作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青少年组: A 组:以 3 项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B 组:以 3 项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C 组:以 3 项得分相加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集体(一级规定):以 1 套动作得分计算成绩,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各组分别录取前八名。 (四)单项 少年 A、B、C组个人和集体(一级自选)分别以单项决赛成绩决定名次,成绩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名次并列,录取前八名。 (五)少年组设“最佳形态奖”和“优秀表演奖”,A、B、C 组各评选1名运动员。 (六)青少年组设“艺体之星人气奖”和“艺术表现奖”,A、B、C 组各评选 1名运动员。 (七)设教练员“成套动作编排奖”,评选办法另定。 (八)少年组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七、裁判员选派办法另行通知。 (一)裁判员和仲裁 (二)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照《仲裁委员会条例》规定执行。 八、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根据补充通知规定报名。 (二)报到:各运动队按补充通知要求报到。裁判员报到时须携带裁判员等级证书和裁判服,不符合等级要求和不按时报到者不予安排裁判工作,经费自理。 (三)保险:凡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报名时随报名单将保险单复印件一同寄至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否则将不接受报名。 (四)报到时将自选动作的音乐交大会,逾期未交将按照规则执行,取消比赛资格。 九、其他 (一)比赛器械规定:所有少年运动员比赛均须使用成年规格器材(B 组、C组运动员可使用 5米以上的带)。 (二)参赛运动员食宿、差旅等费用自理。 (三)参赛队伍冠名和队服广告宣传的有关问题,参照《关于中国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比赛参赛队伍冠名和队服广告宣传有关问题的通知》(体操字 [1999] 237号)文件执行。 十、赛前运动员文化课测试 根据《体育总局青少司关于在 2016年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进行赛前运动员文化测试的通知》体青字〔2016〕5号文件要求,定于在 2017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进行赛前运动员文化课考试。具体要求如下: (一)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比赛前进行,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具体考试地点在赛区公布。 (二)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操项目常识 (三)考试范围和难度: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人教版教材为范本,难度适中。 (四)试卷分值:综合试卷,满分为 100 分,其中语文满分 40 分、数学满分 30分、英语满分 10分、艺术体操项目常识 20分。 (五)凡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均须参加赛前文化课测试。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课测试成绩与挂钩,对文化测试不及格者,按照 5%的比例进行淘汰,成绩不合格者将不能参加比赛。 (六)其他:各参赛单位须填写《2016年全国青少年体操艺术锦标赛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有关信息统计表》,随报名单一同报至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 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