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体育总局射运中心组织开展“讲述历史宣讲荣誉”主题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干部参与宣讲中心荣誉,让中心干部职工和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更好地了解一代代射击射箭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创佳绩的光荣历史,不断增强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更好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从射击射箭奥运冠军成长之路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奥运赛场上为祖国赢得更大荣誉,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本期播出:《贾占波——幸运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射击男子步枪 3×40 冠军
2004 年 8 月 24 日 晚 上 7 点,希腊雅典马可波罗奥林匹克射击馆,男子步枪三种姿势 3×40 项目决赛。最后一轮,中国选手贾占波沉着地瞄准、击发,10.1 环,超过了除埃蒙斯以外的所有选手,至少是一枚银牌先记在了中国队名下。
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二号靶位选手最后一枪成绩为零环。”当主裁判德里奥斯轻轻地宣布这个消息时,贾占波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埃蒙斯最后一枪竟然打在了3 号靶位上,按零环计算!金牌属于贾占波!
直到胸前挂上了沉甸甸的金牌,贾占波都有点儿没缓过神来。“意外,真是意外……”但随即他又说,“但这又不是意外,这是射击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哪怕一个细小的环节没做好,就会发生决定性的变化!”
从小爱打枪
贾占波从小就爱打枪,而且是个特别有主意的孩子。
1986 年 9 月,河南省信阳市体校的射击教练谭余生到信阳六中挑选苗子,一眼看中了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贾占波。他以职业眼光相信这是个好苗子。当时只有 12 岁的贾占波却没有把此事告诉自己的妈妈。他每天正常上课,下午放学后去射击队训练,而家里并不知道此事。直到训练半年之后,有一天贾占波向妈妈要 10 元钱,说是射击队里要买训练服,妈妈才知道这件事。
“家里知道这件事后,曾犹豫过是否让他继续训练下去,担心影响了他的文化课成绩。家里的想法就是让贾占波像普通的孩子一样,专心读书,然后考上大学,”贾占波的妈妈说,“但孩子特别有主意。别看平时不太爱说话,性子也慢,但一说到不让他打枪,就真的着急了。说自己就想好好练打枪,而且说一定要拿到世界级的金牌。”
看到孩子如此坚持,贾占波的父母最终也同意了让他继续训练。
那时候,贾占波家离射击队骑自行车需要10 分钟。他特别用心,甚至在吃饭时,会凝神不动,想着比划着。“常常拿着筷子当枪瞄准,迷得连吃饭都忘了,”贾占波的妈妈说,“说实话,孩子是真的天生就喜欢枪,小时候最爱的玩具就是塑料枪,经常拿着枪像模像样地瞄准东西,拦都拦不住。”
被穿遍的仙人掌
说起打枪,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要吃苦的事情。但事实呢?为了打好枪, 贾占波吃了很多苦,也没少为此挨打。说起挨打的事情,不能不提仙人掌。
那时候家里的阳台上养了一大盆仙人掌。有一天妈妈在给仙人掌浇水时, 竟意外地发现青青的仙人掌上有一个个的小洞洞,还以为仙人掌生虫了呢。原来, 这些小洞都是贾占波用枪对准仙人掌上的刺练习瞄准射击所留下的。贾占波的妈妈说 :“因为这事,贾占波挨了我一顿骂,还打了他几下。当时我和他说,哪儿不能练呢,偏偏拿仙人掌当射击的靶子。不过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孩子就开始拿仙人掌上纤细的刺儿当靶子,其实是对自己要求高的表现。真不应该说他、打他呀。”
要练就找难的练,贾占波就是凭着自己这股子要强不服输的劲头,不断磨炼自己。贾占波小小年纪就立下宏愿, 要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要像许海峰一样拿奥运会冠军,为国争光。
此后,1988 年全省第 1 届青少年运动会,年仅 14 岁的贾占波就获得了卧射的第三名。1990 年,他又被选拔进省射击队,开始了一个专业枪手的生涯。1997 年,全国八运会,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高峰,战胜了当时中国第一个世界步枪冠军李文杰获得卧射冠军。中国射坛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低谷中坚持前行
在 1997 年拿到八运会冠军后,贾占波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1998 年,因为状态问题,他离开了国家队, 而且没能参加 1998 年和 2002 年亚运会。
2000 年奥运会、2001 年全国九运会也没有拿到任何名次。贾占波怎么了?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了……不明真相的人向他投去了质疑的目光。但沉默寡言的贾占波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他反复对自己说 :“我认为自己有水平,但是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出来。我还能为国家争取荣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我绝对不能放弃,否则谁也对不起。”
“在我印象里,贾占波从未误过一次训练,”贾占波的河南射击队教练吴淮生说,“说实话,我很佩服他。很多次,贾占波为了让自己能更安心地投入训练、比赛,都是连夜将孩子、妻子送回许昌老家,第二天回来照常训练。正是他这样的坚持,才让他不断进步。”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磨炼中,贾占波逐渐成为中国男子步枪的顶尖高手。2002 年,他众望所归,再次入选国家队并获得了参加亚洲锦标赛的资格。贾占波蓄积的能量迅速爆发,不但和队友获得了团体冠军,还获得个人亚军,拿到了奥运会参赛席位。此时的贾占波已渐入佳境,从广州、上海到烟台、北京,连打了 11 站国内选拔赛。他始终保持着卧射第二、50 米步枪 3×40 第一的位次。泰国世界杯赛和雅典热身赛,他表现出色,最终牢牢地将两个项目的参赛资格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背后强援和逆境中的坚持
常年征战国内各地射击赛场,贾占波一直在为自己的奥运冠军梦想而努力。但也不可避免地无法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好在家里的父母和妻子都是他的强力后援,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备战和比赛。
“无论怎么难都不能影响孩子训练。孩子这么大了,练到现在不容易,心要静。”贾占波的妈妈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强力支持,贾占波才能在自己30 岁的时候于雅典奥运会上创造奇迹。
2004 年 8 月 22 日晚上,贾占波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站到了雅典奥运会 50米步枪三种姿势 3×40 决赛的赛场上。但即使是这一刻,也没有人会预料到,奥运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场面将在这里上演。由于美国选手埃蒙斯此前已经在 20 日的男子步枪卧射中夺得了金牌,因此在 22 日的比赛开始后,虽然贾占波领先预赛排名第二的埃蒙斯 2 环,但大家还是不太看好这位中国运动员。第一枪击出后,贾占波 9.4 环,埃蒙斯也是 9.4 环,两人的差距仍然是 2 环。第二枪,埃蒙斯的表现很出色,命中靶心打出了 10.4 环,而贾占波也不含糊地打出 10.1 环。贾占波还是以 1190.5 环位列第一,领先优势变成了1.7 环。第三枪过后,甚至连贾占波本人都似乎感觉到冠军在向自己招手,因为这一轮贾占波打出了 10.4环,而埃蒙斯只打出了 9.3 环,贾占波的领先优势达到了 2.8 环。这时的贾占波用不易察觉的动作摸了摸自己宽大的额头,上面开始有汗渗了出来。
但是,离冠军越近,人也越紧张。第四枪的时候,果然出了意外。8.4 比10.4,这竟然是贾占波与埃蒙斯第四枪的成绩,双方整整相差了 2 环。这一枪也让站在远处的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锁紧了双眉。从这一刻起,贾占波开始有意放慢自己的出枪时间,当身边的对手都已经“叭、叭”地击出子弹之后,他仍然在调整着准星。结果应了“越瞄越歪” 那句老话。8.7 环,贾占波再次打在了 9环以下。而这一枪埃蒙斯打出了 9.5 环。只这两枪,贾占波 2.8 环的优势便消失殆尽。
连续两枪都没有超过 9 环,贾占波的心态有些乱。他反复调整呼吸,希望能够扭转局面,但是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接下来的三枪,贾占波枪枪都不如埃蒙斯, 差距先是0.2 环,再到0.8 环。更糟糕的是,贾占波的第九枪居然只有 7.8 环,而埃蒙斯的第九枪却是 10 环整。两人整整差了3 环,这俨然已经是无法追回的环数。
“预赛第一的成绩反而让自己背上了心理包袱。我还是太紧张了,当时觉得能保住银牌就不错了。”赛后,贾占波说了大实话。
在雅典创造奇迹
然而,奇迹上演了。最后一枪,拼到最后一刻的贾占波一反前几枪的慢吞吞,很快就瞄准施射,并打出了10.1 环。另一边,埃蒙斯打出最后一枪,这枪他只要打出7.2 环就稳获冠军。
就在人们为贾占波能否夺得银牌而等待之际,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埃蒙斯的靶上居然没有任何显示,所有人都惊呆了。裁判正在奔走商议,所有人都在等待最后的结果。4 分钟后,裁判长走到麦克风前宣布埃蒙斯最后一发脱靶,成绩为零。原来,经过裁判的认真检查,最终发现埃蒙斯竟然打错了靶位。站在 2 号靶位的埃蒙斯由于过度紧张,最后一枪竟然瞄错了方向,准确地打到了 3 号靶位上。
欢呼声再一次响起来,这一次是来自中国射击队的声音。因为埃蒙斯最后一枪的 0 环,贾占波以 1264.5 环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奥运冠军,奇迹一般地降临在 30 岁的贾占波头上。
“这场比赛看得我心脏都快受不了了。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赛后,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中国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说,“金牌赢得有运气的成分,但失误本身就是体育比赛的一部分。如果贾占波不是以第一的身份进入决赛,如果他的排名靠后,如果他打不好最后一枪,即使天上掉 100 块金牌,也砸不到他的头上。这枚金牌他得之无愧。”

青年宣讲人 | 郭慧(保卫部)
指导老师 | 郑珊珊
音频剪辑 | 王展奇 彭丽霖 段怡君(实习生)
编辑 | 裴娓娓
校审 | 刘思会
审核 | 王树宁
文稿来源 | 《奥运冠军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