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射运中心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讲述历史 宣讲荣誉”之《吴小旋——技惊天使之城》
发布时间:2021-05-07 来源: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字体: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体育总局射运中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组织开展“讲述历史 宣讲荣誉”特色活动。组织中心干部职工用声音宣讲中心荣誉、历史和射击射箭奥运冠军的励志故事,让中心干部职工和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更好地了解一代代射击射箭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创佳绩的光荣历史,从光荣历史和荣誉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在国际赛场上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荣誉,向社会传播更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本期播出:《吴小旋——技惊天使之城》

吴小旋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射击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冠军

时光倒回35 年前

1984 年,洛杉矶。

一位26 岁的江南女子并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

入行,缘于邻居一句话

“小旋啊,你想不想去打枪?”

“打枪有要求吗?”

“视力好、眼睛大、身材匀称。”

就这样,因为邻居的一句话,吴小旋来到了当时位于杭州凤凰山的射击俱乐部。第一次摸枪的吴小旋打了几枪后觉得很好玩。“打枪需要专心、手稳,压扳机时保持枪支不变,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觉得自己也能够胜任。”吴小旋说,自己与射击的初次接触,真的就是那么的“随意”。

或许是天赋使然,当时就有俱乐部的教练问吴小旋喜欢射击吗,要不要试着留下来训练。于是,15 岁的吴小旋开始了与射击的不解之缘。

1973 8 19 日,一次去射击场,也是我真正接触射击的开始。”46 年过去了,吴小旋对这个日子依旧记忆犹新。吴小旋说,自己永远记得这一天。只不过当时吴小旋并没有想到这会成为她为之奋斗的事业,而是纯粹将其作为爱好。

因为还在念书,吴小旋每天只有在放学后才能去靶场训练,周日则进行全天候的训练。就这么跟着训练了一段时间,她进步神速。在进行了不到一年的业余训练后,1974 4 26 日,吴小旋进入浙江省射击队,开始了专业训练。

并不是每一个爱好变成职业都是“人生赢家”。专业射击训练,可以说是枯燥而乏味,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如果说业余训练是爱好,那专业训练就像是工作,整天都待在训练场。”回想起当初的训练,吴小旋直言“的确很辛苦”。

刚入省队的吴小旋,为了练基本功,每天举着枪,不打子弹,只是反反复复做着同一个举枪动作。吴小旋知道,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走向成功。

成长,是坚韧不拔的积累

“十几年的训练不是一帆风顺,都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教训中积累经验,反反复复磨炼着自己,让自己的内心由弱变强。”吴小旋说,自己看似顺利起步的射击生涯,其实,在最初就曾经历了犹豫徘徊,险些放弃步枪项目。

当年,因为自我要求高,吴小旋在训练时经常加练。个子瘦小的她举着 10斤重的步枪,穿着厚厚的射击服,没多久,腰就练坏了。“我 1974 年进省队,1976年出现腰肌劳损,1978 年冬天最严重,再加上尾椎隐裂,各种治疗都不见好转。”吴小旋说,当时自己不能久站,看电影不能一直坐,就连晚上睡觉都不能一直躺着,半夜要起来走一走,简直“坐立难安”。

“那时候也还没有练出什么成绩,一度我想转项改练手枪。”吴小旋说,因为手枪比步枪轻很多,对于腰的负担也相对较小一些。在她犹豫不定时,是父亲给了她极大的帮助。吴小旋的父亲是位小学老师,平时爱好体育,他问彷徨中的女儿 :“你已经练了两年多步枪,你确定要重新开始吗?你服气吗?”

吴小旋说,当时,自己心里的确不服气。“可以说,是我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弥补了身体的不足。我个性倔强认真,只要去做,就一定要坚持、要做好。”就这样,吴小旋坚持了下去,直到1978 年夏天,参加一个全国比赛拿到第三名,这才找到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比赛步调,慢慢地走向了成功。“每个射击手都有自己专属的‘频道’,找到了,你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1979 年,在第 4 届全国运动会上,吴小旋以 386 环的成绩夺冠并打破女子气步枪全国纪录 ;1981 年入选国家队 ;1982 年在新德里亚运会上,吴小旋在腰伤复发的情况下,凭借毅力和稳定的发挥,在男子气步枪 60 发比赛中以 584环的成绩获冠军并创亚洲纪录(该届亚运会上未设立女子气步枪 40 发项目,因此吴小璇是代表中国参加男子气步枪 60发项目)。

此时,吴小旋俨然已是中国女子气步枪的代表性人物。

夺金,缔造历史的背后台

洛杉矶奥运会对于吴小旋来说,注定意义非凡。

这是射击项目首次开始设立部分女子项目,此前奥运会仅允许女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并没有设专门的女子项目。

当时,已手握全运会、亚运会 10 米气步枪冠军的吴小旋,无疑对这个项目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她身上,也承载着国家队对于这枚金牌的期望。

“可以说,那时候我们既不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水平,也不太清楚对手的水平。当时的奥运赛场,比赛间隙,大家在简陋的棚子里等候,我们穿着射击服,热得很,估计现在你们有点儿难以想象。”但是,作为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梦想肯定是拿冠军。吴小旋说,当时大家都希望她能在 10 米气步枪中夺冠。“所以,压力还是很大的。”

或许是太想要赢得这个冠军,吴小旋站在赛场上时太想打好,太紧张,自己给了自己过大的压力,对每一枪的表现都过于苛求。“因为一心想打 10 环,感觉不好就收枪,当时,一发子弹我举了 7 枪都没打出去。”如此反复之下,原本就有腰伤的吴小旋状态和体力都支撑不住了。最终,遗憾摘铜。

遗憾摘铜后,带来的失落和自责可想而知,但吴小旋迅速调整了心情,并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拼,一定要在副项小口径标准步枪 3×20 项目上夺得冠军。事实上,吴小旋在 3×20 项目上也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在洛杉矶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上曾经获得过第三名。“也许是我天生的倔强个性,主项失利反而更激发了我的斗志。”回想起当初,吴小旋笑着给自己下了个定义,“我就是一个很会拼的人”。

但比赛进程的艰难却超乎了想象。

标准步枪 3×20 的顺序是卧、立、跪三姿各 20 发。由于前一天比赛中引发了腰伤,当天在比赛中,吴小旋卧姿打了 197 环,成绩一般,在随后最擅长的立姿比赛中,只打出了 187 环。由于立姿成绩太差,两项成绩相加,只排在第四名的位置上。此时,只剩下跪姿的 20发子弹了。面对逆境,吴小旋的思维反而特别冷静。她只有一个念头 :谨慎细微地处理好每一发子弹,顽强地坚持到最后一发子弹的射击。战胜了自我的吴小旋凭借着女运动员的细腻和果敢,终于又打出了 197 环的好成绩,最终逆转夺冠。

“当时的赛场环境和现在不同,对于运动员来说几乎是全封闭的,也不知道对手的成绩,所以只需要完全专注于自己就行。”吴小旋说,其实自己也知道立射没有发挥好,心里有些自责,但她告诉自己,打完就过去了,要调整心态,打好下一个姿势。“可以说,最后是靠着顽强的毅力一枪枪拼下来的。”吴小旋打完最后一枪后,突然觉得整个人完全释放了。“尽管还不知道自己打了多少,也不知道别人的成绩,但就是觉得人轻松了。”

当得知自己最终夺冠,为中国队拿下第一枚女子奥运金牌时,她和培养了自己四年的国家队教练李素芳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事实上,在主项失利后,几乎没人看好她。而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吴小旋的先生、浙江省射击队手枪教练唐克令却斩钉截铁地对着前去采访的记者说,下一个(项目)肯定能拿金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唐克令记忆犹新,“其实一开始记者来采访恭喜拿了铜牌,我当时的心情很难形容,好像也是高兴的,毕竟奥运会夺牌也不容易”。有趣的是,当吴小旋夺冠后,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当时,唐克令还是从新闻联播上得知这一消息的。

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奥运会冠军,吴小旋几乎拿遍了最具分量的几个冠军。

“射击教会了我很多,比如,用坚强的意志去看淡一时的成败,成功很可贵,坚持更可贵。也让我深刻感悟到,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勤奋、坚持、脚踏实地去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吴小旋说。

青年宣讲人 | 刘卓琪(办公室)

指导老师 | 郑珊珊  

音频剪辑 | 王展奇 彭丽霖 段怡君(实习生)

编辑 | 裴娓娓

校审 | 刘思会

审核 | 王树宁

文稿来源 | 《奥运冠军成长之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