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赛事活动 > 正文
赛事革新激发新活力,健身瑜伽迈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武昌鱼杯”2025年全国健身瑜伽锦标赛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25-11-04 来源: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字体:

11月2日晚,“武昌鱼杯”2025年全国健身瑜伽锦标赛在湖北鄂州圆满落幕。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3名领队、教练员及运动员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共产生24个奖项,96名选手及10名裁判员获得表彰。本届赛事在参赛规模、组织水平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均创历届之最,图片直播浏览量达68.82万次,视频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8.8万,展现出健身瑜伽日益增强的公众吸引力。

 

改革创新拓宽参与路径,表演项目成亮点。本届赛事在传统竞技项目基础上,创新增设表演项目,涵盖健身瑜伽音乐流、舞韵瑜伽等多种形式,有效弱化竞技紧张感,强化艺术表达与参与乐趣。统计显示,仅段位组报名人数近400人,创全年各站赛事新高。这一改革不仅丰富了赛事内容,也为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提供了展示平台,推动健身瑜伽从“专业性竞技”向“大众化参与”转型。“我们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健身瑜伽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赛事技术代表王静宜表示,“表演项目的设立正是为了打破传统竞赛的边界,让健身瑜伽真正走进不同人群的日常生活。”

 

全民参与,多元群体共筑健身瑜伽生态。赛事覆盖社会组、院校组、教工组与段位组,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选手。69岁的丁峰作为最年长参赛者,与社会组队友共同荣获集体项目亚军。他坦言:“15年的坚持不仅为了健康,也希望打破人们对男性练习瑜伽的偏见。”他的故事成为健身瑜伽“全龄友好、全民共享”理念的生动诠释。

 

院校组与社会组的同台竞技,则体现出赛事在推动“体教融合”“社会普及”方面的积极探索。越来越多高校将健身瑜伽纳入课程体系,而社会俱乐部与社区团体的发展也为项目推广注入持续动力。

 

多方联动,铸就赛事专业典范。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与鄂州市及鄂城区委区政府的多级联动机制。从裁判选派、赛程安排到后勤服务,各环节均体现专业规范。“这是健身瑜伽国家级赛事组织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赛事裁判长张晓媛表示,“多层级联动、多部门参与,确保了本次比赛每个环节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赛事赋能,助力古城焕新活力。作为本次比赛的承办方之一的鄂城区,创新办赛思路,以赛事为媒,巧妙实现体育流量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赛事期间同步推出的健身瑜伽生活市集和“跟着赛事游鄂州”活动,将体育竞技、地方文化、旅游资源与商业消费深度融合。近7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随行人员,不仅是鄂城服务的体验者,更成为鄂城形象的传播者,真正实现“一场比赛、多重效益”。

“一场赛”激活了“一座城”。通过“赛场+市集+景区”的联动模式,本次锦标赛不仅为全国健身瑜伽爱好者搭建了高水平竞技平台,更将体育流量有效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促兴”的融合发展理念,让古城鄂州持续迸发青春活力,也使体育赛事超越竞技本身,成为传递城市温度、推广城市文化的优质载体。

 

展望未来。健身瑜伽将构建更开放、规范的发展体系。2026年,健身瑜伽赛事将进一步优化组别设置、强化科技赋能,探索建立“赛事—培训—展演—消费”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健身瑜伽标准化建设与赛事体系完善,推动项目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希望健身瑜伽不仅是赛场上的竞技,更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健康习惯,”一位参赛青年选手表达出众多健身瑜伽爱好者的共同愿望,“期待明年有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在健身瑜伽中感受身心和谐。”

 

本届锦标赛的落幕,是终点更是新起点。在“体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健身瑜伽正以更开放、更多元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