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赛事活动 > 正文
广场舞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暖人心社区居民“舞”出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3-08-28 来源: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字体:

   

随着全民健身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场舞课程如约敲开了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驹章胡同的大门,将一片欢声笑语送进了社区居民心里。本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由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共同开展的“学思想 惠民生”全民健身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之一,通过“送体上门”的方式,将体育送到群众身边,切实提升社区群众参与体育的获得感、满足感。

 

“这次能在这么好的场地和专业的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学习跳舞真的太好了,以前我们自己在户外跳,不仅场地很难保证还有可能扰民,现在有特意为居民准备的场地,还教我们不同的舞种,动作规范了也不容易受伤了。”法华寺南里社区金色夕阳舞蹈队队长张鸣革课后对记者感慨道。身为社区舞蹈队队长,张鸣革在看到活动报名信息后,立刻动员全团来参加培训。

依活动安排,广场舞培训持续6周,共24次课程,每周二和周四分别培训2次,一次培训1个小时,由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段睿负责教授。

 

段睿通过运动前如何热身、运动后如何拉伸等方式,传播科学健身理念,学员们始终保持热情和好奇心,主动向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提问请教。

 

“我觉得培训内容还是挺具有挑战性的,无论在体力上还是脑力上,但是能和这么多喜欢跳舞的姐妹一起克服困难,我觉得特别开心。”张鸣革说道。

“其实这次给中老年群体培训也让我很有感触,她们的那种状态特别能感染到我,我能感觉到她们特别努力还有想要做到最好的决心,这一点还是挺激励我的。”学员们的热情和能量深深打动了授课老师段睿。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的欢声笑语从未间断过,与老师互动交流,仔细询问动作要领,彼此之间相互鼓励。笑容始终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师生之间其乐融融的画面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为了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协调性的目的,段睿在授课时带领学员们尝试了一些身体功能性相关的训练,如激活大肌肉群、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学员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慢慢提高。

“虽然部分学员有些抵触跳和蹲,但是只要掌握动作要领,适当的训练反而会更好地保护膝盖和腰,这是我这次来的最大目的之一,我想教会大家如何科学地锻炼身体。”考虑学员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段睿还根据学员们的身体状况把握教学进度,细心控制教学的语速和节奏,确保每一个人都能适应教学强度,跟上节奏,重新认识和感受自己的身体。

 

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街道里居民们学习广场舞的兴趣更加强烈了,纷纷积极响应号召,对每次培训都抱有满满期待,纷纷对新的动作和技巧跃跃欲试。“现在每天生活都有盼头了,能和大家一起跳舞,一起分享快乐,我觉得我越来越热爱生活了,真心希望咱们这个活动可以一直进行下去”“感觉自己终于从三点一线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了,身体上和精神状态上的变化都特别大,感觉自己更有劲了”不少居民课后纷纷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也反映了想要继续参加活动的心愿。

 

“我很感谢这次给予我的机会,我能感觉到我身上的使命感。

真心希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多,有更多的居民朋友参与进来。”谈到感悟时段睿说。

像段睿老师这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全国有280多万。他们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健身的桥梁和纽带,是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每天活跃在全国各地公园、广场、社区、乡村等地,对热爱健身的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指导,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人才力量。

为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健身新需求,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指导下,各地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供给,进一步丰富科学健身指导方式、渠道,夯实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