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正文
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同志在2009年全国社会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9-04-29 来源:社体中心 字体:

                                                                                         2009年全国社会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
                                                                                                          (2009年3月18日)
同志们:
        2009年全国社体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辛勤工作在群体工作一线的全国社体中心主任群英聚会,共同总结交流工作,统一思想认识,研讨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和群体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开创社会体育新局面。
       刚才,建国主任对去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社会体育工作进行了部署,晓敏局长助理还要做具体指示。借此机会,我代表群体司概括讲四点意见。
一、 社会体育工作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
去年是北京奥运年,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我们全国体育工作者幸运地在自己的国家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投入了激情,在各自岗位上付出了努力,实现了我们体育人奉献奥运的夙愿。社会体育工作与奥运同行,为奥运增光添彩,载入史册,可喜可贺。在去年,各地广泛开展的同行活动,注重与迎、庆奥运结合,为奥运会的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注重协会规范化建设,促进社会体育项目发展,进一步开发协会的无形资产,激发了社会办体育的活力和积极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作用逐步显现;老年体育工作环境改善,得到了较快发展;积极备战非奥项目国际比赛,促进了非奥项目竞技水平提高;社体工作宣传不断深化,为助力社会体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去年的社会体育工作精彩纷呈,成效明显,拓展了群众体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为活跃和丰富群众体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对全国社会体育工作者表示和感谢和敬意。
二、 充分认识后奥运历史机遇,乘势推进社会体育的跨越发展。
举办北京奥运会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这既是我们的工作动力,也是工作目的。机遇主要体现在:
(一) 奥运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从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体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体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 奥运会后,发展体育事业、关系群众健康已成为各级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现实举措和重要内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多的用于发展群众体育,这将成为促进群众体育加速发展的助推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体育发展的持续关注与大力投入,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 奥运会后,人民群众对体育功能认识的深化、对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亲身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群众体育健身习惯的逐步养成,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借助机遇乘势发展也是挑战,社会体育工作者,要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创新思路,求真务实,继续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努力把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成果转化为社会体育科学发展的长效化机制。社会体育科学发展要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通过发展,解决社会体育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体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体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体育是人民的事业。
(三)注重统筹兼顾,适应和满足社会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 简要通报今年的群体工作
今年的群体工作要借助北京奥运会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期效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切实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法制化、生活化水平。
(一)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为主线,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开展。
(二) 在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上下功夫,实现各类健身场地资源由全民共享。
(三) 加强群众体育组织与队伍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
社区体育组织网络,通过重点扶持乡镇文化体育站点建设,创新农村体育工作机制,加快筹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大力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面。
(四) 努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创造条件。
(五) 推进群体科研工作,举办全民健身科学大会,建
立全民健身科学指导体系,提高群众科学健身实效。
(六) 加强法规保障,研制《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评价机制和标准》,努力把群体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研制《2011-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群体发展配套法规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健身权益。
把今年群体工作做点题强调,是希望我们社会体育工作者树立群体大局观,在开展本地社会体育工作时,更多的了解群众体育的整体工作,围绕群体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服务社会发展大局。此外,各级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本来同群体职能部门就是并肩前行的两支兄弟部队,要紧密协作,共同履责。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刘鹏局长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体育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做好今年社会体育工作。
四、 原则要求和建议
(一)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为主线,推动各类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
全民健身日的颁布,使我国人民群众有了以全民健身方式享受生活的节日。各地要认真策划组织实施好我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对此,我在全国群体工作会上做了具体部署。目前,总局正在策划总局全民健身日的实施方案,总局要求各地也要提出各地的活动方案,总局将对各地的活动方案做必要的协调,使全民健身日活动点面结合、全国联动,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各地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要共同参与群体部门的活动策划,把社会体育活动更多地融入全民健身日的活动中,丰富健身日内容,为吸引更多群众以健身方式庆祝节日提供条件。我们需要强调的,一是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推动全年活动的开展,二是做好舆论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体育意识,自觉养成习惯,参与体育健身。
(二)打造精品赛事,提高大众健身受益实效。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标志,最重要的是项目健身品牌特色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目前,社体中心开展的龙舟、龙狮、风筝“三龙”活动、轮滑公开赛等赛事,已经有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还要不断挖掘活动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提升活动的社会价值。同时,要以群众需要为导向,以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要为活动赛事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多的为社区、乡镇和广大群众经常、就近、就便健身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在发展社会体育项目的同时,通过为群众提供人本便民服务和科学健身指导,使我们开展的活动真正做到亲民、便民、利民,使群众健身受益。
(三)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这是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从三个角度把握:
1、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和协会组织建设同步抓、同样抓,要重视协会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社体项目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协会组织建设基础和组织发展动力。通过组织建设,提升活动的效益,这种互促互为、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2、投入精力,加强人群协会建设,尤其是重视和进一步发挥老年体协、企业体育联合会的作用。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亿,占总人口的12%,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迎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的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体质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老年健身的社会价值体现更加重要。企业体育活动的开展,反映了新时期职工健身需求的新变化。社体中心应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发挥人群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和企业体育创造更多条件。
今年各级社体工作者要精心组织好第一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这项全国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是促进老年体育发展的契机,总局领导非常重视,几次研究,多次批示。我们在为老年人提供这次服务的机会时,尤其要把握淡化锦标、强化安全,体现“参与、健康、快乐”的办赛原则。
3、加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队伍的自身建设。我们社会体育的工作面很宽,对我们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我们要自觉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水平,更多更好的做事。
(四)切实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活跃在全民健身第一线的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两年,我们抓了注册管理、建立了培训基地,开展了培训工作,指导作用有所体现。但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比例低,工作面不宽,群众认知度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健身指导需求。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管理是总局群体职能部门和社体中心的共同职责,各地群体职能部门、社体中心也普遍承担着这一重要工作职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体育法》规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行、目前最大的群众健身组织队伍,是全民健身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各地要在队伍发展、培训、管理上下功夫。在队伍发展上,要按总局群体部署,以群众晨晚练点、乡镇、城市社区体育管理骨干以及基层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为重点,体现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直接受益。培训管理要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逐步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指导效能,探索建立评价激励机制,使默默奉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回报。
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明年5月在合肥举行,这是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群众体育盛会。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普及非奥项目发展、展示全民健身成果的平台。总局社体中心承担着8个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各地社体部门也大多承担着任务,要认真做好赛会筹备和组队参赛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参赛运动员的资格把握和教育管理,组织参加好陆续开始的预选赛,共同把四体会办成“干干净净、欢乐祥和”的群体盛会。
         群体司和各地群体部门今年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在进一步履行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上下功夫。在强化为广大群众全民健身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各级社会体育工作部门提供更多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希望全国群体战线的同志们继续保持和发扬团结协作、求实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推进群体事业跨越、持续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