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正文
总局晓敏局长助理在2009年全国社会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9-04-29 来源:社体中心 作者:张秀丽 字体:

同志们:
        2009年全国社会体育工作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社会体育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先进典型单位和企业界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对出席会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承办本次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福建省体育局、省体育总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继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今年初相继召开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丰硕成果,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不断开创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做出应有贡献。
刚才胡建国同志代表总局社体中心做了工作报告。盛志国同志代表群体司讲了话。在这次会议安排上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将有7个单位做大会经验交流。下面我想从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形势任务、目标要求出发,简要回顾2008年的社会体育工作并着重就进一步做好新的一年的社会体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有利契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推动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新发展。
2008年是“奥运年”,是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铸就历史辉煌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使全国人民共享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成果,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的历史契机,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并做出了全面部署。经过各级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成为时代最强音,全国上下、大江南北迅速形成前所未有的热爱体育、参与健身波澜壮阔的宏大局面,使奥运精神深入人心,使体育健身进入百姓生活。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和地方社会体育管理部门为唱响这一时代主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精心策划,全国联动,大造声势,掀起全民健身迎奥运的新热潮。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体育热情。由于社会体育项目参与性强,群众基础深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借势而为,发挥社会体育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举办活动的优势,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做大、做强、做深、做广社会体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性大型社会体育活动就有60多项,各地组织的活动数不胜数。其中,迎奥运“龙腾狮跃闹元宵”全国大联动活动,就很有新意,很有声势,很有影响力,参与的城市和乡镇有70多个、人数约600万人次。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还积极参与组织奥运火炬国内传递活动,把“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推向最高潮。在贯彻“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社会体育项目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亮点。社会体育工作者在唱响和落实“同行”主题,开展影响大、声势大、规模大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激发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营造浓郁的奥运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围绕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开拓创新求发展、勇于进取闯新路,努力实现最佳社会效益。按照体育总局的要求,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在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一是组织创新。由于活动涉及部门多,人员多,在组织活动时,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由各单项协会负责,调动各个单项协会和社会体育爱好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在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支持。由于组织创新,使参与活动的规模和人数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二是形式创新。为了扩大群众的参与面,使活动更加贴近群众,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民俗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特点,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开展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社会体育活动,吸引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在喜迎奥运“龙舟月”活动中,全国许多省市都组织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和赛事,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三是体制创新。在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打破了体育部门办体育的旧框框,广泛动员了政府资源、单位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形成了全社会资源共享的新局面。诸多方面的探索创新为社会体育工作今后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积累 了宝贵经验。
     (三)围绕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极大地转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增强了全社会的奥运意识和体育意识,为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宣传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各级社会体育主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中来,让人民群众共享举办奥运会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通过参与活动转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理念,增强了全社会的奥运意识和体育意识,在全国形成了浓浓的奥运热和体育热,也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宣传的重点和热点。
     (四)围绕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推动了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体育项目带有十分浓郁的民族和文化特色。在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使世界各地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也推动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彰显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为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了贡献。
    总之,2008年,我国社会体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的历史契机,着力发挥办体育的职能和优势,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以大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线,因势利导,乘势而为,在服务奥运、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推动和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在不断探索创新中,也实现了多方面的新突破,使我国社会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做好2009年社会体育工作和不断实现新超越、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开创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肯定了体育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方面的重要作用。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对体育工作的要求,是对我国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深刻认识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做好体育工作的重要社会价值和综合作用,进而做好体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行动指南。我们体育战线的同志要按照刘鹏局长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有效工作成果,来体现社会体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2009年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国体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承和弘扬奥运会宝贵遗产、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不懈奋进、实现新发展、新进步的重要一年。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刘鹏局长要求各级体育部门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9.29重要讲话,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迎接建国60年为契机,紧紧抓住和围绕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这一重要的“体育日”,开好局,起好步,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实现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社会体育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的同志一定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胸怀大局,不断进取,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一)认清形势、服务大局,努力体现社会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社会体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高、站位高,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审视和谋划我们的工作,当社会体育发挥了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增进人民健康幸福的作用时,就是我们社会体育工作意义和价值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的工作要深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忠诚践行者。总局领导对社会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指示,对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在奥运周期,我国社会体育工作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使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在取得成绩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和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全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9.29重要讲话的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中国体育还存在若干与国家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当前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也存在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不同项目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既是我们的具体国情,也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着力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加上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体育发展的负面影响,都需要我们正视和面对。因此,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全国人民对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上来。
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首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服务人。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新特点、新功能、新定位,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和体质健康的实惠。
      (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民本观念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9.29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强调了我们党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要求,强调了做好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今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提升和大力提高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为全社会提供公平、优质、便利的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努力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也是社会体育工作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会体育工作放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大势中去思考、去作为、去发展,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加大公共服务力度。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向基层、向人民大众、向弱势群体倾斜和转移,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根本利益, 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三)加强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强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是做好我国社会体育工作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的重要工作。组织建设关系到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推进体育社会化、实现体育强国目标中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既是我们工作的关键和重点,也是制约和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举办北京奥运会使体育事业得到空前大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向体育强国迈进新的目标要求,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提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化。要做到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化,加强社区、乡镇、企业、学校、机关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并发挥其作用首当其冲、极其重要。在这次会议上推出了几个单位做典型经验介绍,希望通过他们的介绍,对促进和加强我国社会体育组织体系建设,发挥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能够有所启迪。
      (四)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促进社会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创新中发展,在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和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推动社会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体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首先要突出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深化体育改革中,我们实行了以赛养赛的体育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探索,多方面、多渠道筹集和开发资金兴办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事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体育的公益性质。保持体育的公益性是《宪法》和《体育法》所规定的,也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定好位,把好关,切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防止有利的事多做,没利的事不做或少做。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事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刘延东同志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相互促进。刘鹏局长也强调,体育不仅要为国争光,还要为民争利。体育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但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消费、解决就业、交纳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打破旧体制的束缚,面向社会实行资源共享、利益共得、产业运作,使体育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也全面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体育由于群众基础好,领域宽,市场大,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得了可喜的发展。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做到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做好社会体育工作,既要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做好当前各项具体工作,又要着眼全局,制定和规划好长远发展目标,要在调查研究、理清思路、理顺关系、探索规律、建立机制上下功夫。只有把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工作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才能使我国社会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速度很快,许多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但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存在管理关系不顺,制度建设欠缺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开辟道路。另外,还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社会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全民健身日”,抓好重大赛事和活动的组织举办,打造社会体育项目品牌,扩大社会影响。今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每年的8月8日为 “全民健身日”,这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和全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和对人民健康的深切关怀,是北京奥运会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全民健身日”的确立是提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作为社会体育管理部门责无旁贷,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延续“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等宝贵经验和做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精心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有创意、有特色、因地、因人、因时制宜的各类社会体育活动。要注重打造一批品牌赛事和品牌活动,扩大社会影响,造福人民群众,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开展。今年第一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幕式就准备放在8月8日这一天,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我们要与老年人体协一道,全力以赴地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办好,真正办成安全祥和、健康快乐的盛会。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举办活动的优势,通过组织丰富多彩、亲民、便民、利民的群众体育活动,展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健康、向上、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庆祝建国60周年。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确保赛事和活动安全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体育总局对赛事和活动安全问题,三令五申,要求务必做到安全第一。我们的活动和赛事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要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人身和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最大利益,我们一定要以扎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次活动,每项赛事,都要做好安全预案,明确安全责任人,各方面的防范工作都要做到位、落实到位。
     (六)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化、组织化水平。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是国家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和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其作用是各级体育部门,尤其是社会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体育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体育总局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高度重视,于去年即批准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并在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很大支持。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数量到质量、从培训到管理、从制度到机制都与全民健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程度上、工作力度上、工作措施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常言道“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我们各级社会体育管理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知难而进,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地方各级体育部门也要积极筹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工作落实,着力构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体系,为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做出应有贡献。
    (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在推动社会体育项目普及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体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在提高综合国力和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如舞龙、舞狮、龙舟、风筝、秧歌等,成为深受群众喜爱和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海外华人华侨举办大型活动和重要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我们要不断总结、挖掘和提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主义体育文化,并使之成为我国现代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志们,精彩圆满成功的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事业又站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奋进中,社会体育肩负着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让我们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社会体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我国体育事业新的更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