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大赛
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96题。)
1.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在(D)。
A 1949年6月10日 B 1950年6月10日
C 1951年6月10日 D 1952年6月10日
2.《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施行时间是(C)。
A 2009年11月9日 B 2010年11月9日
C 2011年11月9日 D 2012年11月9日
3.国务院于2009年1月7日批准每年的“全民健身日”为(C)。
A 6月8日 B 7月8日
C 8月8日 D 9月9日
4.国务院通过的《全民健身条例》施行时间是(B)。
A 2008年10月1日 B 2009年10月1日
C 2010年10月1日 D 2011年10月1日
5.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该法实施的时间是(B)。
A 1994年10月1日 B 1995年10月1日
C 1996年10月1日 D 1997年10月1日
6.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时间是(B)。
A 2009年7月20日 B 2010年7月20日
C 2011年7月20日 D 2012年7月20日
7.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C)。
A 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的全民健身志愿者。
B 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的全民健身志愿者
C 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D 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8.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宗旨是(A)。
A 奉献、服务、健康、快乐 B 公益、敬业、服务、和谐
C 热心、奉献、科学、活跃 D 志愿、服务、健身、敬业
9.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低到高分为(B)。
A 一级、二级、三级、国家级 B 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
C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D 初级、中级、高级、国家级
10.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的保障工作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保障、组织管理保障、工作条件保障和(D)。
A 政府支持保障 B 企业捐助保障
C 社会组织保障 D 舆论氛围保障
11.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方面,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对三级的要求是近一年内开展或协同开展30次以上志愿服务
B 对二级的要求是获得三级称号后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0次以上
C 对一级的要求是获得二级称号后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三年以上
D 对国家级的要求是获得一级称号后累计开展志愿服务四年以上
12.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人群年龄为(B)。
A 0-60周岁 B 3-69周岁
C 2-65周岁 D 5-75周岁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对(C)。
A 竞技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B 体育竞赛活动进行指导
C 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D 学生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14.《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是(B)。
A 优秀运动员、教练员 B 社会体育指导员
C 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 D 社会热心人士
15.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委托的组织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机构,免费办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注册、工作注册和(A)。
A 迁移注册 B 变更注册
C 属地注册 D 等级注册
16.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建设的核心任务是(B)。
A 培训 B 指导能力建设
C 技术等级评定 D 加强宣传工作
17.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基本方式不包括(C)。
A 组织和指导社区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活动
B 承担单位内的体育健身指导工作
C 参加基层体育竞赛
D 被委派开展体育健身指导工作
18.体育健身站点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 管理的制度化 B 工作内容的具体性
C 功能的多样性 D 地域的广泛性
19.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特点主要包括公益性、自愿性、专业性和(A)。
A 长期性 B 营利性
C 民族性 D 创新性
20.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徽由“三个运动的人”构成,主色调为红、蓝和(B)。
A 黄 B 绿
C 白 D 紫
21.登记注册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被批准授予或晋升技术等级称号后的首次注册,要在被批准授予或晋升称号之日起(C)内持等级证书进行操作。
A 10日 B 20日
C 30日 D 60日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在城市组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应当发挥作用的主体是(A)。
A 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 B 学校
C 国家机关 D 社团
23.《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C)。
A 5平方米以上 B 5平方米以上
C 1.5平方米以上 D 1平方米以上
24.《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要求,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形成体育部门主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主体、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广泛参与,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组织体系。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机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各省(区、市)普遍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地市和县(区)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比例应分别超过(B)。
A 60%、40% B 70%、50%
C 80%、60% D 90%、70%
25.申请授予或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应当向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或委托的组织提交申请材料,其中不包括(C)。
A 申请书 B 技术等级培训合格证书
C 身份证原件 D 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的推荐书
26.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条件不包括(D)。
A 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
服务3年以上
B 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承担一项较高水平的体育
健身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
C 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
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体育组织的工作
D 具有指导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27.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批准的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颁发证书、证章。证书、证章由(D)。
A 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制作 B 地市级体育主管部门制作
C 省级体育主管部门制作 D 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制作
28.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三级组织网络不包括(D)。
A 协会 B 街道(乡镇)网络指导站
C 居委(村委)体育指导点 D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29.我国目前选拔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学员的方法是个人报名和(C)。
A 他人推荐 B 网络匿名报名
C 基层组织推荐 D 民主选举
30.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为激励的方式有物质激励,表彰激励,榜样激励,岗位激励和(B)。
A 技术等级激励 B 感情激励
C 领导激励 D 互相激励
31.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 传授体育健身技能 B 组织体育健身活动
C 参加竞技体育活动 D 开展健身宣传咨询
32.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批准授予权限在(C)。
A 县级体育主管部门 B 地(市、州)级体育主管部门
C 省级体育主管部门 D 国家体育总局
33.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每(A)。
A 5年开展一次 B 4年开展一次
C 3年开展一次 D 1年开展一次
34.全民健身日主题口号不包括(C)。
A 天天健身、天天快乐 B 好体魄、好生活
C 相约动起来、健康中国人 D 全民健身、你我同行
35.《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家对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D)。
A 技能考核制度 B 技能培训制度
C 项目管理制度 D 技术等级制度
36.《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A)。
A 100万人以上 B 90万人以上
C 80万人以上 D 70万人以上
37.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育分为技术等级培训和(D)。
A 技能培训 B 理论培训
C 实践培训 D 继续培训
38.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有组织地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委派到基层组织或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有条件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设立(B)。
A 社会体育指导员实习岗位 B 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
C 社会体育指导员体验岗位 D 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岗位
39.近5年取得高等体育专业学历的人员、在职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在申请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时,可以放宽培训考核与连续开展志愿服务年限的要求,可以直接批准授予(C)。
A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B 一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C 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D 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40.《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其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实行(D)。
A 行政管理 B 协会管理
C 层级管理 D 属地管理
41.工作注册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连续开展志愿服务所进行的注册,在每年(D)进行。
A 第一季度 B 第二季度
C 第三季度 D 第四季度
42.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规范建设范畴包括依法管理,组织运营,业务活动和(A)。
A 社会参与 B 竞赛活动
C 展示活动 D 培训活动
43.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管理服务方面应坚持的原则是(B)。
A 规范有序 B 以健身群众为本
C 协调得当 D 热忱周到
44.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规范化运作包括遵守社团法的规范和(C)。
A 指导活动的规范 B 交流活动的规范
C 按章程办事的规范 D 对外宣传的规范
45.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简称BMI(BODY MASS INDEX),又称体质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判定肥胖的BMI测定值应该是(C)。
A ≥24 B <24
C ≥28 D <28
46.在运动中,最好使心率维持在靶心率范围,这个范围应是(B)。
A 68-82次/分 B 128-142次/分
C 88-102次/分 D 108-122次/分
47.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和(C)。
A 少量运动 B 大量运动
C 适量运动 D 不运动
48.以下关于女子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 适当减少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B 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
C 不宜游泳及从事剧烈运动 D 不能进行体育活动
49.亚健康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B)。
A 生活状态 B 生理状态
C 心理状态 D 工作状态
50.下列属于有氧练习的项目是(D)。
A 50米自由泳 B 100米赛跑
C 举重 D 健步走
51.随机改变身体运动方向的能力是(D)。
A 速度素质 B 力量素质
C 耐力素质 D 灵敏素质
52.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外部阻力包括物体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的能力是(B)。
A 速度素质 B 力量素质
C 灵敏素质 D 柔韧素质
53.以发展肌肉力量、增强体力为锻炼目的的练习,大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C)。
A 2-3次 B 3-5次
C 8-12次 D 15-20次
54.健身锻炼自我监督中,主观感觉的内容不包括(C)。
A 食欲 B 排汗量
C 运动成绩 D 运动心情
55.运动疲劳时,下列哪个物质含量明显下降(A)。
A 糖原 B ATP
C 血红蛋白 D 脂肪
56.下列不属于运动疲劳表现的是(D)。
A 面色相当红 B 出现深呼吸
C 呼吸加快 D 注意力集中
57.踝关节韧带损伤最多发生在(B)。
A 骨间韧带 B 外侧副韧带
C 内侧副韧带 D 胫腓韧带
58.急性腰扭伤早期有确切疗效的辅助治疗措施是(B)。
A 腰背肌锻炼 B 睡木板床平卧休息
C 刮痧 D 拔火罐
59.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不能使用的治疗方法是(D)。
A 冷敷 B 外敷新伤药
C 加压包扎 D 拔火罐
60.幼年时,引起巨人症是因为过多分泌了(D)。
A 甲状腺素 B 胰岛素
C 肾上腺素 D 生长激素
61.体育健身活动后,即刻效果有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应激和(A)。
A 改善心境 B 有幸福感
C 治疗焦虑 D 缓解抑郁
62.人体进入快速运动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是(D)。
A 柔韧素质 B 力量素质
C 耐力素质 D 速度素质
63.采用较低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主要是发展人的(B)。
A 无氧耐力 B 有氧耐力
C 速度耐力 D 力量耐力
6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是指练习强度达到中等强度,每周健身3次以上并且(B)。
A 每次活动不少于60分钟 B 每次活动不少于30分钟
C 每次活动不少于15分钟 D 每次活动不少于10分钟
65.健身过程应该包括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和(D)。
A 进行活动部分 B 开始活动部分
C 运动活动部分 D 整理活动部分
66.女性经期不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B)。
A 太极拳 B 仰卧起坐
C 广播操 D 慢跑
67.人体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是(D)。
A 速度素质 B 力量素质
C 耐力素质 D 柔韧素质
68.以消除多余脂肪、增长肌肉弹性为锻炼目的的练习,大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 C)。
A 3-5次 B 7-8次
C 15-20次 D 30-40次
69.健康生活方式中的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时间最好进行(B)。
A 10分钟 B 30分钟
C 60分钟 D 90分钟
70.参加较大强度、时间较长的运动后,应多食用(D)。
A 酸性食品 B 蛋白质类食物
C 脂肪类食物 D 碱性食品
71.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行为方式。其中睡眠时间每天应保证(C)。
A 5小时 B 6小时
C、7-8小时 D 9-10小时
72.人体运动时肌肉突然感觉闪痛,有撕裂感,局部明显肿胀、皮下淤血,可触及凹陷和一端异常隆起者,最可能是(A)。
A 肌腹全断裂 B 轻度肌肉拉伤
C 严重出血 D 肌肉痉挛
73.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单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时,按压频率与吹气之比为(A)。
A 5:1 B 10:1
C 15:2 D 15:1
74.正常人体的骨骼有(C)。
A 204块 B 205块
C 206块 D 209块
75.心理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A)。
A 认知 B 情绪
C 行为 D 生理
76.体育锻炼中,自我监控的客观指标有:排汗量、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运动后心率、血压和(A)。
A 体重 B 身高
C 脉搏 D 体脂
77.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的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B)。
A 最大摄氧量 B 肺活量
C 运动性疲劳指标量 D 呼吸机能量
78.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区别对待、持之以恒和(C)。
A 整洁卫生 B 适量运动
C 安全第一 D 科学合理
79.人体进行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是(C)。
A 速度素质 B 力量素质
C 耐力素质 D 柔韧素质
80.基础代谢与性别有关,一般男性的基础代谢(A)。
A 高于女性 B 与女性一样
C 低于女性 D 说不清
81.决定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 (D)。
A 肺活量 B 血色素
C 心率 D 肌肉的氧化供能能力
82.要使在训练中获得的力量不消退,训练的频率至少应该(A)。
A 每周训练一次 B 每周训练三次
C 每周训练四次 D 每周训练五次
83.以减肥为主要锻炼目的的练习,大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A)。
A 25-30次 B 35-40次
C 45-50次 D 10-15次
84.人到中年,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和饮食安排不科学,很容易发胖,引发疾病,因此要注意坚持锻炼。控制体重锻炼可以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适宜的锻炼频率为每周(C)。
A 1天 B 2天
C 3-5天 D 7天
85.欲使运动中堆积的乳酸尽快消除,运动刚结束后应采用的有效恢复措施是(D)。
A 平卧休息 B 静坐
C 马上进行其他运动项目 D 整理性活动
86.大强度运动后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这主要是由于(B)。
A 饮水不够 B 代谢产物大量堆积
C 饮食过多 D 休息不足
87.腰肌劳损患者恢复期,治疗康复方式主要应为(B)。
A 卧床 B 综合理疗
C 固定腰部 D 服用中西药
88.一般情况下,伤后24或48小时即可进行活动的是(A)。
A 急性软组织损伤 B 慢性损伤
C 骨折 D 关节脱位
89.听觉感受器是(A)。
A 耳蜗 B 前庭
C 半规管 D 以上都是
90.某人面对压力时经常采用喝酒的方式来缓解紧张,他所采用的应付方式是(B)。
A 主动型应付 B 回避型应付
C 情绪定向应付 D 问题定向应付
9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B)。
A 体育战略 B 国家战略
C 社会战略 D 核心战略
9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A)。
A 5万亿元 B 4万亿元
C 3万亿元 D 2万亿元
9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A)。
A 0.1平方米 B 0.2平方米
C 0.3平方米 D 0.4平方米
9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C)。 A 0.1平方米 B 0.2平方米
C 0.3平方米 D 0.4平方米
95.国家体育总局编制、公开的赛事目录,对赛事承办将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D)。
A 企业赞助 B 行政支持
C 单位赞助 D 社会资本
9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落实企业从事文化体育业计征营业税(A)。
A 按3%的税率 B 按5%的税率
C 按7%的税率 D 按10%的税率
二、多选题(共30题。)
1.社会体育指导员应遵循的工作原则包括(ABCD)。
A 面向基层、面向大众 B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C 服务规范、科学文明 C 学习创新、不断提高
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F)。
A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 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良好道德素养,遵纪守法
C 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应等级的培训,考核合格
D 接受有关组织和单位的管理,承担指派的工作任务
E 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应等级的培训,考核合格
F 所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的,应当参加该体育项目的培训并达到标准
3.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有权办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包括(ABCD)。
A 批准授予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B 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
C 设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D 编写补充培训教材
4.体育健身站点的管理职责包括(ACDEF)。
A 开展宣传工作
B 进行国民体质监测
C 实施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
D 为健身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E 做好体育健身团队的基本建设工作
F 创建特色品牌健身项目
5.中华体育精神包括(ABC)。
A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 B 科学求实、遵纪守法
C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D 和谐健康、积极向上
6.体育健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主要有(ABCD)。
A 扩大了人们的社会参与
B 可以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C 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
D 可以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7.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BCD)。
A 维护健身站点秩序 B 传授体育健身技能
C 组织体育健身活动 D 开展健身宣传咨询
8.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ABC)。
A 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和能力
B 带领群众广泛地参与全民健身
C 扩大体育健身的社会服务和贡献
D 尊重健身群众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9.科学锻炼应掌握的三大要素是(BCD)。
A 运动速度 B 运动时间
C 运动频率 D 运动强度
10.老年人体育健身应遵循的原则(ABCDE)。
A 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及运动能力选择运动项目
B 要注重身心全面发展
C 要循序渐进
D 要持之以恒
E 要注意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
F 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
11.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的特点包括(ABCD)。
A 公益性 B 自愿性
C 专业性 D 长期性
12.《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
A 因地制宜 B 业余自愿
C 小型多样 D 就近就便
13.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义务包括(ABCDEF)。
A 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B 经常从事指导工作,热心为健身群众服务
C 遵守规章制度,接受组织管理
D 尊重健身群众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E 佩戴标志,行为规范
F 不得违法收取报酬或获取其他利益
14.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条件(ABC)。
A 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心理冲突少
B 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
C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乐于与他们交往
D 善于逃避责任,规避风险
15.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协调、灵敏、柔韧和(ABD)。
A 耐力 B 速度
C 攀爬 D 力量
16.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人群包括(BC)。
A 婴儿 B 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学生
C 成年人和老年人 D 病人
17.动作示范法的运用要点有(ABCD)。
A 动作示范要正确、合理
B 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C 选择合适的动作示范位置和动作示范面
D 动作示范的次数要恰当,动作示范的时机要合适
18.体育健身的误区主要包括(ABCD)。
A 锻炼时间越长越好 B 力量练习时,越重越好
C 力量练习只适合男性 D 运动项目选择应符合潮流
19.人体肌肉适能的提高表现在(ACD)。
A 肌肉壮大 B 肌肉缩小
C 改变肌纤维类型 D 神经支配肌肉能力增强
20.有氧锻炼法常用的方法有(AC)。
A 慢跑 B 下棋
C 登山 D 短跑
21.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包括(BCD)。
A 身体素质测试 B 运动项目
C 运动强度 D 运动时间
22.亚健康的防治(AD)。
A 生活规律,合理膳食、尽量改善环境条件
B 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C 每天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D 调节情绪,善待压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23.运动处方制定前的准备(ABD)。
A 基础情况收集 B 健康检查
C 选择运动项目 D 身体素质测试
24.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体育健身应选择动作柔缓、强度容易控制、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的有氧运动项目,下列项目中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有(ABC)。
A 太极拳、木兰拳 B 健身气功、健步走
C 游泳、保龄球、门球 D 足球、篮球、攀岩
2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到的“创造发展条件”含义包括(ACD)。
A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
B 发展足球事业
C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D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
26.《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综合评级为(ACD)。
A 优秀 B 一般
C 合格 D 不合格
27.《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规定建立的基层体质测定站应包括(ABC)。
A 城市社区 B 县
C 乡镇 D 行政村
2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包括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AB)。
A 体育协会 B 中介组织
C 体育学会 D 中国足协
2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动员组织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他们包括(ACD)。
A 专家学者 B 政府官员
C 艺术家 D 优秀运动员
30.国家倡导和建立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是(ABC)。
A 政府主导 B 部门协同
C 全社会共同参与 C 以市场为导向
三、判断题(共40题。)
1.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拓宽视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
3.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群众性社会体育组织和基层文化体育组织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具体工作。(√)
4.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基本会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加入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5.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治组织,是由社会体育指导员自愿组织成的盈利性、专业性社会团体。(×)
6.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育费用由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承担。(√)
7.参加培训和考核是批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先行程序,所以必须对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资格和条件审查,只有完全符合相应技术等级条件的人员才能参加培训。(√)
8.《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对于依法举办的群众体育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各级体育组织应依法审批,并适当收取审批费用。(×)
9.《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各类体育设施必须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10.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个年度内超过半年未开展志愿服务或志愿服务少于30次,就不能进行年度注册。(√)
11.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是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管理,对提升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2.全民健身志愿者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
13.国民体质监测是指国家为了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对监测对象统一进行测试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14.志愿服务以无偿服务、助人为乐为基本特征,是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基于良知,自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精力和时间等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15.《全民健身条例》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16.批准或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必须所在地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
17.组织规范化建设是社会团体组织管理局对各类社团的基本要求,也是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总会对社会体育组织的基本要求。(√)
18.健步走主要有散步、爬楼梯、倒步走、侧步走、踏步走及快走等形式。(√)
19.有氧锻炼法是指健身者在锻炼中充分吸收氧气,不负氧债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小强度的健身锻炼方法。(√)
20.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阻力的能力。(×)
21.体质是人在遗传和变异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性相对稳定的特征。(√)
22.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人的工作能力与身体机能暂时降低,不能维持特定水平或原有运动强度的现象。(√)
23.我国把一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采用中等强度的20-59岁的健身者称之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24.体育锻炼应以不产生疲劳为原则。(×)
25.健身跑比健身走的锻炼效果好。(×)
26.间歇练习法中的间歇一般要求健身者完全恢复后进行下一个练习。(×)
27.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健身活动。(×)
28.体育健身是防止人体机能退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9.动脉血指的是在动脉中流的血,静脉血指的是在静脉中流的血。(×)
30.女性经期可从事疾跑、跳跃等运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31.大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和维持身体平衡。(×)
32.研究表明,参加体育健身能够提高人体的多种免疫能力。(√)
33.健身时间越长,锻炼的效果越好。(×)
34.体育健身后的即刻效果可以改善心境、降低焦虑水平和延缓紧张。(√)
35.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36.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的方法是急救者双手重叠,放在伤员的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力向下压(将胸壁下压4-5cm),随后将手放松,每分钟以60—80次的频率有节律地进行,抢救儿童时频率稍快些。( √)
37.国家将坚持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审批。(×)
38.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健身活动。(×)
39.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
40.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早晨。(×)
四、简答题(共5题。)
(一)简述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
答题要点:1.全民健身的宣传者;2.科学健身的指导者;3.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4.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者;5.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
答题要求:应对答题要点作拓展性说明。
(二)简述单项竞赛活动规程的内容。
答题要点:1.竞赛名称;2.目的任务;3.竞赛日期、地点和举办单位;4.竞赛组别和项目;5.参加单位和各单位参加的人数;6.运动员资格;7.竞赛办法;8.竞赛规则;9.奖励办法;10.报名办法;11.其他事项。
答题要求:应对答题要点作拓展性说明。
(三)简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式方法。
答题要点:1.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 改善血液循环, 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营养物质补充。如整理活动、温水浴、蒸气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3.通过补充机体在锻炼中丢失的物质, 来促进疲劳消除。如吸氧、补充营养物质及利用某些药物来调节身体机能等。
答题要求:应对答题要点作拓展性说明。
(四)简述 “促进康体结合”的意义。
答题要点: 1.“促进康体结合”指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2.能够结合自身经历,符合实际,有借鉴意义。
(五)简述“倡导健康生活”的含义。
答题要点:1.倡导健康生活是指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品质,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推动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
2.能够结合自身经历,符合实际,有借鉴意义。
五、论述题(共1题)。
(一)您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有什么体会?并结合以上问题,提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建议。
答题要点:1.遇到的困难,简要列出。2.怎么克服,简要列出。3.具体体会,切身感受。4.工作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