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备战2009年江苏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高我国手球女线边锋和守门员技术水平,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于2009年4月2日至7日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组织了全国手球女线边锋和守门员集训,这是我国手球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项位置运动员的集中训练。
中心孟伟副主任多次下队进行检查指导,开会讨论位置技术提高等问题。他指出,对位置技术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手球规律的认识。以往对提高边锋在整个队伍中的作用突出不够,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边锋位得分仅占总得分的10%,快攻得分占15%,而中远区得分占24%,成为主要的得分方式,边锋应该有更多的得分机会。他认为,历史上中国女子手球队出现过非常优秀的边锋运动员,目前中国女手边锋能力较差,技术在退化,所以,我们要下决心扭转这种局面,要在2至3年内培养出三到四名技术全面的边锋。他希望运动员返回地方队后好好地领悟学到的内容,对自己严格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在训练中进行创新,根据技术统计进行自我评定,不断提高自己的位置技术水平。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教练组对边锋和守门员在手球攻防体系中的角色和技战术特点进行了讨论,为运动员播放世界优秀边锋射门集锦,对边锋多种攻守技术、对守门员多种封救技术进行了讲解、示范和教学。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边锋位置很重要;边锋要有充分的自信,要具有创造机会和为同伴创造机会的能力;要增强选位、传接球准确性、个人突破、抢断、防守能力;要在射门时通过控制手腕、空停时间、观察守门员位置选择射门点等方法提高射门成功率等。
为配合此次集训,针对队员的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不够全面的问题,教练组设计安排了专门的教学内容。对于边锋,教练组根据“每天解决一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围绕着“快”字这个大的指导思想组织和安排训练。从边锋的传接球、选位、快攻、射门的变化、防守、专项力量和边锋的认知这七点入手,进行与实战相结合的训练。同时突出针对性的快攻训练,对如何发挥瞬间的爆发力,如何在合理的情况下随时掌握“偷跑快下”的主动权,如何选择最有利的快下路线方面,教练组都安排了一定的训练内容。训练中强调高速的传接球能力,安排了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接地滚球、单手接球、接各种高度、角度困难球的训练;对各种边锋射门方式如:突破射门训练,接球原地、一到两步射门的训练,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增加滞空时间的射门训练,有效的倒地射门接起身,增大射门角度的训练等,教练组都进行了介绍、示范和训练。针对边锋位置特点和运动员现状,教练组安排了手腕、小臂、肩、腰腹等身体部位的专项力量练习。
对于守门员,教练组突出了守门员准备姿势、手脚对球的平衡能力等基本功训练。对球、守门员、门与分角线关系,对远射、小角度和半切、底线射门的封救动作规范,对发动一传的时机、准确性等都进行了讲解、示范和训练,在守门员训练中,强调移动中选择有利位置的时机及变化,强调封救前的重心准备、动作彻底和伸展性。教练组还传授了如何从心理及精神高度上提升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进而使守门员具有攻击性的方法。
通过这次集训,运动员普遍认为有所收获,从攻守技术和专项力量的训练方面都学到了知识,而且加深了对边锋和守门员位置作用和位置技术的认识,例如有的队员感到射门不能用100%的力量,只用了70-80%的力量,自己也感到困惑,带着这问题训练,认识到了腰腹力量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欠缺,表示在今后加强训练,学以致用,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位置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