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体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使教育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工作,国家体育总局于2010年在全国体育系统开展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果征集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共收到培训成果投稿100项。经初步筛选、专家评审和组织审核,评出科学训练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5项;科研攻关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5项;管理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8项。根据培训成果报送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6个。 为鼓励广大参训学员积极转化培训成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现决定对获奖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珍惜荣誉,不断进取,加强学习,再创佳绩。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职工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更好地为人才健康成长服务,为体育发展服务。 附件:国家体育总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 国家体育总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共37项) 一、科学训练类
(一)一等奖(2名) 中国、法国击剑教练员执教理念研究——选材与训练 王海滨(自剑中心) 我国潜优势长跑项目过度训练的特点与规律总结 杨 明(吉林体院) (二)二等奖(5名) 浅谈超等长训练在短道速滑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体会 商立新(冬运中心) 竞技体育前沿科技探骊,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国际教练员提高认证课程(ICECP)学习总结 李 卫(自剑中心) 对赛艇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再认识 张 蓓(水上中心) 科学体能训练在国家女曲备战08奥运会过程中的应用 闫 琪(北京体科所) 浅谈少年竞走运动员科学训练方法的运用 叶联生(徐州市体校) (三)优秀奖(5名) 参加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高层次体育教练员人才研修班对现代五项训练的启发 王 可(自剑中心) 美国竞技体育领先的两大重要因素分析 陶大浪(举摔柔中心) 赴美体能培训班学习收获及应用小结 冯 娟(训练局) 对我市运动员选材工作的几点看法及对策 严玉华(重庆市体育局) 竞技游泳技术训练整合的理念与思考 王 范(大连游泳馆) 二、科研攻关类
(一)一等奖(1名) 现代体能训练在北京竞技体育中的研究与实践 闫 琪(北京体科所) (二)二等奖(2名) 运动康复疗法在髌骨软骨软化症治疗恢复中的应用 徐国栋(田径中心) 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性伤病的调查与训练对策 徐玄冲(北京体育大学) (三)优秀奖(5名) 队医培训及在国家击剑队科技服务中的应用 高 明(自剑中心) 浅谈美国体能训练工业的发展 李祥臣(体科所) 现代康复体能训练中的运动创伤防治理念——国家体育总局康复体能系列培训班感悟 高晓嶙(体科所) 中国与加拿大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现状之比较 王向东(体科所) 体能训练是以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为目的---美国Athletes’ Performance体能训练体会 周未艾(体科所) 三、管理类
(一)一等奖(3名) 关于加强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白喜林(篮球中心) 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足球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深化足球改革提供强大思想动力和保障 林卫国(足球中心) 湖北省优秀运动队思想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建民(湖北省体育局) (二)二等奖(6名) 在体育外事工作中贯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王文利(外联司) 感触小国 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赴比利时学习培训收获与体会 高元义(机关党委) 水上项目市场化之路的冷思考 李仲一(水上中心) 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确保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安全经营 丁祥华(登山中心) 系统科学方法在北京奥运会手球和武术比赛场馆运行组织工作中的运用 肖克亮(奥体中心) 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做好新时期体育彩票工作 王卫东(彩票中心) (三)优秀奖(8名) 关于新时期体育外交工作的思考 皇甫红娜(外联司) 坚定理想信念、拓宽发展思路、培养务实作风—总局党校学习体会 蔡 勇(田径中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赴英参加运动队管理和运动员保障培训体会 吕 芙(奥体中心) 对秦皇岛基地向青少年基地科学转型发展的探讨 张国生(秦皇岛基地) 论彩票的功能与我国彩票业的规范发展 金小虎(彩票中心) 我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的产生及效果分析 邱 晔(基金中心) 培训助我提升 奥运给我机会 归予恒(福建省体科所) 重庆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探讨 严玉华(重庆市体育局) 四、优秀组织奖
(一)体科所(报送成果11篇,获奖4篇) (二)自剑中心(报送成果6篇,获奖4篇) (三)奥体中心(报送成果4篇,获奖2篇) (四)水上中心(报送成果3篇,获奖2篇) (五)田径中心(报送成果3篇,获奖2篇) (六)彩票中心(报送成果3篇,获奖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