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体育局人事处、江苏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供稿

7月11日,江苏省2012年度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在江苏江宁足球训练基地举行开班典礼。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司长高志丹,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副司长李业武、国家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副主任姜兴华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90多位代表参加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江苏省体育局党组成员、人事处处长吕卫东主持。
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指出,江苏运动员保障工作紧紧跟上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思路和节奏,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五年来,江苏共安置退役运动员907人,其中,自主择业安置754人,占83.13%,江苏省退役运动员当年办结关系离队率达到了100%,退役运动员当年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当年安置任务当年完成和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软着陆。
殷宝林强调,一是理清思路,统一运动员职业转换的思想认识。江苏省体育局把运动员职业转换工作定位为“是一项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全局牵动全局”的十分重要的工作。二是完善政策,健全运动员职业转换的保障机制。在完善政策上,先后出台了12个规范性文件,为职业转换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在健全机制上,建立了由局人事处、局人才中心、各训练单位组成的“三位一体”保障机制。三是注重实效,狠抓运动员职业转换的组织实施。以职业转换培训为牵引,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落实力度,确保运动员职业转换工作有人做,确保进入职业转换过渡期的退役运动员有人管。四是搭建平台,强化运动员职业转换的服务延伸。千方百计为退役运动员搭建平台,把退役运动员能否实现再就业作为检验职业转换过渡期各项工作的主要指标。期间,殷宝林还就如何办好本次培训班,分别对退役运动员、培训老师、工作人员以及整个培训班的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体育总局人事司司长高志丹高度评价了江苏近年来在运动员保障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始终担当着“排头兵”、“老大哥”的角色。他强调,第一,运动员是体育事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要特别珍惜历史发展赋予的光荣使命,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从竞技赛场到社会职场的转换。第二,广大运动员要深刻认识自身的特长和价值,进一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挖掘自身潜能,充满信心地迎接人生新阶段的新挑战。要“知己”,为自己树立信心。要“知彼”,拓展视野,重新找到自身定位。
本次培训班是自江苏省2008年以来举办的第六期培训班,来自江苏省13家训练基地24个项目121名退役运动员将参加为期近两个月的培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班化培训,主要设置了心理调适、职业指导、综合素质、创业、体育职业技能等培训模块。第二阶段为小班化培训,主要设置了健身教练、转岗体育教师两个培训模块。
目前,培训班在按计划顺利进行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