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供稿 2012年5月7日)
2012年5月3日,“部分省区市退役运动员多技能职业转型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哈尔滨举行。本次培训班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黑龙江省体育局主办,黑龙江省体育局人事处和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承办,黑龙江省运动员再就业培训基地——哈尔滨加速度减肥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市共51名退役运动员将参加为期40天的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训。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姜兴华、黑龙江省体育局常务副局长张力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张力军在致辞中介绍,运动员再就业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把大好青春奉献给祖国的体育事业,体育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为运动员再就业创造条件,为运动员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做好运动员再就业工作,是竞技体育保障的首要工作,是解决运动员出口的大问题,是关系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的体现。近三年来,黑龙江省体育局加大了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培训工作,2010年4月在黑龙江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运动员再就业指导工作室,通过心理调适、职业指导和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退役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型。2011年,黑龙江省共举办13期职业转换过渡期培训,参加培训的退役运动员达520人次,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一定成绩。
姜兴华在讲话中指出,体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和再就业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和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并结合运动员群体的成长和职业转型的特点,确立了优秀运动员的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明确要求体育行政部门要负责做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服务等工作。目前,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多项措施,持续加大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力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具有体育天赋的运动员向掌握更多技能的社会从业人员的身份转换。他强调,举办此次培训班是在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指导下,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做好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又一次努力,又一次探索。通过举办培训班,一是要组织开展退役运动员健身教练、健美操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共营养师三个项目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探索优秀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渠道和培训模式;二是要努力帮助退役运动员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要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要求,以点促面,推动东北、华北部分省区市优秀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工作。
同时,姜兴华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学员们珍惜培训机会,认真对待培训,努力学习;二是希望学员们能够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学以致用,积极思考人生,规划未来,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三是希望学员们严格遵守培训班的管理规定,学会自我管理,相互服务,共同完成此次培训任务;四是希望学员们参加培训后能积极宣传退役运动员职业辅导和职业转型培训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惠及面更广,使更多的运动员能从我们工作中受益。
本次培训班结合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和求职就业的实际需要,安排和设置了心理调适和职业指导、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训、健身教练等三个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实习及就业推荐、学员活动共五大模块内容,课程包括:运动员保障和职业转型政策介绍、职业测评与生涯规划、退役运动员心理调适、社交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以及健身教练、健美操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共营养师三项国家职业资格的专项培训。
培训班内容充实,师资力量雄厚,服务保障全面,具有“一班多培,一班三证”的特点,是全国首次将三项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同一个培训中,旨在把退役运动员打造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能型、实用型、适用型”的健身指导人员,既能够帮助退役运动员提升综合素质,还能全面的、多方向的、多领域的增强他们的再就业技能,为退役运动员掌握新技能、拓宽新视野、获得新优势提供了机会,力求使退役运动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增强退役运动员成功再就业的信心,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职业转型。
此次培训班植入多种职业资格培训是对培训模式、课程模块设置的有效尝试,也将有效促进对运动员职业转型项目的探索,进一步推动运动员职业转型工作。

部分省区市退役运动员多技能转型培训班5月3日在哈尔滨开班

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姜兴华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黑龙江省体育局张力军出席开班式并致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