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中国体育报第11146期第6版 2012年4月3日) 辽宁省体育局于2011年12月开始开展在省体育局机关和直属单位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实习岗位的试点工作,先后分两批安排23名退役运动员进入省体育局机关8个部门和10个直属事业单位实习3个月,取得良好效果,引起各方好评。 3月26至28日,体育总局人事司、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辽宁省体育局联合召开“退役运动员实习试点工作总结研讨会”,现场观摩和学习辽宁省有关做法,并研讨了推进退役运动员实习就业等有关工作。辽宁省体育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实习退役运动员,以及来自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贵州、陕西等13个省区市共11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司长高志丹、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翁家忍,辽宁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永言,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殷立军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优秀运动员是体育战线的核心人才,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运动员保障工作涉及运动员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关系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和谐体育建设。体育部门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不仅能帮助退役运动员了解社会、增加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也能增进体育系统对运动员的了解和认可。辽宁省安排退役运动员进入体育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实习的做法,是扶持运动员职业转换的创新之举,具有典型性,对全国体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关注、支持退役运动员实习就业工作有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是运动员职业转换扶持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运动员具备高超的体育技能、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懂规则、善沟通、团队意识强。进一步开发和培养运动员这些特长和潜质,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体育强国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运动员负责的态度,是对深层次开发运动员潜能的积极实践和探索。 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是体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扶持体系过程中,特别是做好运动员退役安置和职业转型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规律,多措并举。要做到内外结合,把开发自身资源和争取社会资源有效结合;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要把感情投入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体现地区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