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国家体育总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试行办法》的要求,在人事司的统一领导、监察局的全程监督和各招聘单位的积极参与下,按照发布招聘公告、报名与初步资格审查、公共科目笔试、资格复审及面试(加试)、考察与体检、确定拟聘人选及公示、聘用与签约、备案及总结等程序,国家体育总局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已经顺利结束,聘用人员参加料了总局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 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是总局贯彻人事部6号令的第四次公开招聘,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人事司非常重视,多次召集人力中心开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监察局对招聘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各招聘单位成立领导机构,认真研究招聘的岗位,并参与到资格确认、面试、加试、考察与体检等环节中。人力中心在总结前三次招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前研制了网络招聘系统,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在准备环节,人力中心于1月13日将有关方案、时间安排等上报人事司。经人事司批准后,于2月2日向各事业单位发送了《关于组织国家体育总局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的函》。各单位在总局核定的人员编制(含人员规模控制数)内,结合下达的2009年高校毕业生接收指标,确定了具体的招聘岗位。经过汇总,共有18个单位66个岗位招聘76人。 在发布招聘公告环节,人力中心在中国体育人才网建立专栏,作为官方发布渠道,自2月18日开始,陆续在专栏中发布了招聘公告、招聘岗位一览表、考务问答及公共科目笔试大纲等信息,部分重要公告在国家体育总局网站进行刊登;在中华英才网、教育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中发布了招聘公告。同时,为扩大招聘工作的影响,参加了北京市春季人才招聘会,现场发布招聘信息,散发1万余份信息资料,并解答有关事宜。 在报名与初步资格审查环节,今年的招聘工作启用了网络招聘系统,报名通过网络进行,报名时间为2月25日—3月4日。按照公告及各岗位要求,人力中心严格按照岗位公布条件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招聘系统24小时内回复考生。对于条件相近、相似的,由招聘单位进行资格确认。所有通过资格初步审查、交费人员名单,人力中心及时在网上进行公布。截止3月4日,报名通过资格初审的为2107人;截止3月11日,实际交费为1560人。 在公共科目笔试环节,3月22日上午9:30—11:30,进行了公共科目笔试,人事司、监察局相关人员参加了考务监督,考场秩序总体正常(两个特殊情况已报监察局)。试卷由人事部考试中心命制、机读阅卷。试题、答题卡、考试结果的取送均由人事司、监察局、人力中心相关人员全程参与、监督。笔试结果为:共有1402人参加,最高分84.5,最低分6.5,平均分68.4。根据笔试成绩,总局确定合格分数线为应届毕业生55分、社会在职人员50分,各岗位按照招聘人数1:5的范围确定面试人员。 在资格复审及面试、加试、考察与体检、确定拟聘人选环节,各招聘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分别组织了面试、加试、考察、体检等工作。综合笔试、面试、加试、考察、体检的结果,经招聘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了拟聘人选,由人力中心在招聘专栏中进行公示。 最终,有14个单位51个岗位招聘了59人(含自行组织的岗位),6个岗位因无人进入面试放弃招聘6人,7个岗位因进入面试不足3人放弃招聘8人,3个岗位因其他原因放弃招聘3人。在招聘的59人中,应届毕业生38人,社会在职人员21人。 从招聘的实际效果来看,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社会关注体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加上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以及体育总局公开招聘公信力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才踊跃参与到总局的公开招聘之中。在今年的招聘中,系统注册人数达5756人次,申报岗位人数为3405人次,较往年都有大幅度提高。人力中心研制了网络招聘系统,在招聘中首次投入使用。各招聘单位组织的面试、加试等工作较往年越来越成熟,对人员素质的把握更加准确,招聘成功率达到64.5%。 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已经结束,在人事司的指导下,人力中心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组织程序,严格操作规范,完善网络招聘系统,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发布渠道,以招聘单位、求职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今后的招聘工作做好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