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五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精彩点评
发布时间:2023-02-21 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字体:

2月11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个考试项目—岗位知识竞答的结束,第五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赛总决赛三个项目板块的比拼均已结束。在裁判统计选手得分及排名的同时,大赛线上直播间邀请到本次大赛的裁判长、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尹军老师做客直播间,结合本届大赛的项目设置以及各项比赛情况进行技术点评与总结。

 

首先,裁判长尹老师介绍了本次大赛的比赛项目设置,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共分五部分,分别是基础体能、运动安全防护、岗位知识竞答、教学指导以及运动计划设计及展示。在两天的时间里,经过激烈的比拼,涌现了很多优秀的选手,但也有部分选手准备得并不充足,差距比较明显。

 

提问:关于基础体能部分,该如何理解

基础体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是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体能可以让我们保持精力充沛。对指导员来说,具备良好的体能,能够展示指导员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形象,是个人品牌的一种外在展示和表现,可以帮助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跟着指导员一起进行训练。

 

提问:关于运动安全防护如何解读?

运动安全防护,是指导员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我们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受伤、碰撞,甚至一些突发事件,包括昏厥,还有可能是需要急救的情况等等。对指导员来说,虽不需要具备医生那样高超的专业技能,但需要有应急处理能力,包括肢体受伤,比如轻微的骨折等情况的紧急处理能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员还要注意教学场地,比如游泳,哪些地方容易摔倒要有提示,再有登山、攀岩等运动,也需要注意器材的安全,要确保所有练习者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运动。

 

提问:岗位知识竞答设置的出发点?

岗位知识竞答,是要求指导员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要求参赛的指导员选手具备一些教育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常识性的理论。本次大赛总决赛“岗位知识竞答”项目的命题特别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指导员岗位实践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命题,同时题目也注重传统教育理念上的一些转变,要求选手要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和知识,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各类人群的健身需求。

 

提问:4个小项的选手,考同一套理论题的设置是否合理?

首先,是合理的。因为运动项目非常多,奥运会里面有400多个小项,不可能每个小项都单独出理论知识命题。

为什么具有可比性?因为人体的关节肌肉是一样,不管是从事什么项目,都有肌肉的收缩、向心收缩、离心伸缩、等肠收缩等等,关节也都是有屈和伸,以及静态3种姿势,外加上一种旋转,也就这么几种姿势。无论是攀岩、游泳还是潜水以及其他的项目,都具有相同的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所以在理论知识上,从生理学角度来说,他们具有一致性,从解剖学角度也具有同比性。

 

提问:技术教学(教学指导展示)这部分有怎么样的考虑?

技术教学是指导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教学这个部分,本身就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导员的“教”,如何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运动技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方式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第二要注意“学”法,就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让他能够更好地理解教练教授的动作,就是说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要站在学的角度。我们讲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

从昨天比赛的整个教学情况来看,部分选手对一堂课结构的理解不是特别好。一堂课有开始部分,就是说集合整队、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包括拉伸、神经激活等各种练习。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大部分叫基本部分,是一堂课的教学主体内容,占了80%。最后还要有个结束部分,应该有相应的放松,恢复方式,比如拉伸。所以,一堂课有开始、主体和结束,但是有些部分选手,就忽略了课的结构。

第二部分在动作教学过程中,有些选手特别注重完整技术,这样做那样做都是对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个选手对项目教授内容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没有很好地理解,也就是说没有让他的学习者事先通过本次教学内容的介绍,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告诉学习者。

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应该有分解动作,不应该只是完整动作。完整动作是教学开始通过动作表象,让学习者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完整印象,他可能会思考自己怎么才能完成,应该把动作分解单独循环练习。比如说攀岩,我们重心站直,还有左右移动。比赛中,有些选手就没有讲清楚。最关键的是,分解动作里面有同侧的,就是右腿蹬右手往上升,还有转身斜对角对侧的运动,如果选手们能够进一步的把这些教学的方法、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相结合,那么学习者一定能更加快速的学会。

 

提问:“运动计划设计及展示”竞赛项目设置的意义?

训练计划的设计是最重要的。要设计好一个训练计划,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训练,这就是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问题。接着要有一个测试,要对个体学员及进行测试,无论是身体素质、身体形态、还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都要有一个测试,要知道每个学员大体上他存在的不足是什么。第二步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练什么,就是缺什么练什么。第三怎么练,就是训练方法。有各种各样的,单脚的双脚的、上下跳跃的或者是各种频率的。教学方法上,有间歇训练法、有重复训练法。最后,练多少,要告诉每组安排练多少次,组间间歇多长时间,每次训练课练几组。我们简称叫练多少。

所以运动训练计划,让学员明白为什么练,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

 

提问:本届大赛裁判工作的总结

本次大赛裁判是从全国选拔了一批4个项目的裁判。专业水平、业务能力非常棒。赛前,裁判员们进行了专门培训和打分模拟,保证每名裁判评分的公平公正,统一标准不要出现大幅度的越档。本次打分分为三个档,不能出现跨档打分现象。

每个项目都有3位公共裁判,占分60%。还有技术裁判,比如潜水选手,就由专项的潜水裁判员给他打分,打的分占40%。公共裁判更多地从运动训练角度来评分,主要考虑选手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何,这样就保证了评分相对科学公正。

 

在分享的最后环节,裁判长还向选手们送上祝福:

非常感谢各位选手为这次大赛做出的努力,无论是一等奖、二等奖或者三等奖,这都只是本届大赛比拼的结果,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即使这一次得到三等奖,我们还要继续前行,争取下一届拿一等奖。

这次获得优秀成绩的选手,希望你们在岗位上能够做出更大的业绩,引领中国体育行业的职业技能向更高、更强,高水平方向去发展,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期待着下届大赛再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