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江西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闯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6-28 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字体: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要求2022年底前,构建形成全国统筹、分级负责、事项统一、权责清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体系。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认定列入国务院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第610项。江西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在一年前就开始探索创新体育职业鉴定有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多部门共同承担监管职责的管理模式,契合了此次国务院印发的清单管理办法,率先走出了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江西特色职鉴管理模式。

 

依托专业协会,构建培训新格局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体育协会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受省民政厅和省体育总会监管。江西省国职鉴定依托协会为培训机构,赋予协会培训职能,有利于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用协会的专业性确保考培分开,推动规范统一培训体系,其双重行政监管的特性更加保障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性,特别规定为每位学员购买的“100万”人身意外伤害险更是学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以国职培训职能带动协会造血功能,在解决协会生存问题的同时,又推动了国职项目的发展。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

 

依托行政监管,构建安全新格局

 

为强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国家职业资格的监管力度,确保安全规范,江西职鉴培训在江西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指导、监督下,依托专业协会开展的同时, 引入当地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监督,特别是疫情防控工作与当地保持高度同步。同时,为避免多头管理难以监管到位的现象,全省各设区市所有的培训工作统一由当地体育行政部门申请、省级协会负责指导、市级协会承办,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共同组织实施培训工作。通过推动构建全省统筹、分级负责、职责清晰、多个部门共同承担主体责任的监管局面,形成以“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的模式,确保了高危体育项目培训的人身安全和防疫工作安全。

 

依托公益活动,构建社会责任新格局

 

职业鉴定是一项社会性工作,省、市专业协会的培训创收费用,必须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理念,不以盈利为目的,所有收费均用于协会自身建设和发展,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及赛事活动。省专业协会公益活动以搭建“党建+爱心”桥梁,秉承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理念,聚焦群众所需、所求、所盼的难点问题,用爱心行动践行使命。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全省共开展了9站“我为群众办实事”公益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讲座活动,今年还将开展18站。讲座穿插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普及和宣传内容,历时21天,线上线下覆盖人次超过100万。同时,举办国职项目比赛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依托“献爱心,暖人心”的公益活动及赛事,提高国职资格证书社会认知度,推动国职运动项目的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