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中心探索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一)
扎实开展基础工作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工作寄予厚望,他在考察天津朝阳里社区时,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是探索基层全民健身常态化、社会化、组织化,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的工作方式与举措。
“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区)项目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工作方案》,在体育总局群体司的指导下,依据《志愿服务条例》,以推动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为目标,以“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为主题,以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培育群众坚持体育锻炼常态化为理念,倡导社区居民文明健身、科学健身、安全健身,引导社区居民养成体育健身良好习惯,促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为目的的探索性工作。人力中心在往年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调研工作的基层上,自今年2月开始,通过申报、评审、公示、签订协议等程序,以动员、支持与资助为方式,动员了15个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在12省区市以下的15个社区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探索性工作。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
|
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
|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恒大幸福家园第一社区
|
天津童叟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
|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
|
繁峙县志愿者协会
|
山西省繁峙县繁城镇东城街村民委员会
|
洞子口社区居委会(“锋尚红”志愿者服务队)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洞子口社区
|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
|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东滨河社区
|
保定市蓝天救援队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先锋街道华南社区
|
容城县太极拳运动协会
|
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团结社区
|
济宁市六艺太极拳协会
|
山东省济宁市古槐街道铁塔寺社区
|
鞍山市呼吸联盟志愿者协会
|
辽宁省鞍山市经开区睿达花园社区
|
北京奥朋都盈养老助残服务中心
|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铁路二村社区
|
长沙市飞翔教育创新发展中心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先锋街道嘉和社区
|
织金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
贵州省织金县惠民街道惠泽社区
|
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爱心青年帮【党支部】)志愿服务队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香溪路社区
|
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市退役大学生士兵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凤林社区
|
按申报时间排序
“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项目以面向基层,面向社区,探索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索培育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搭建社区居民经常化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平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社会化、组织化。通过“建立运行机制、搭好工作平台”为举措,将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与党建工作结合,突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区)项目的引领与示范性;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引领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开展;与邻里守望结合,促进常态化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各类活动;与社区治理结合,推动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性。同时,强化项目的安全与宣传。安全方面,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发展和安全辩证统一关系、筑牢工作开展的安全屏障,为此,一是在合作协议中阐明安全责任与义务,二是向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发放《防控疫情和安全提醒告知书》等,三是利用各类工作机会,反复强调对志愿者开展活动前后做足准备活动,预防运动伤病和购买保险的必要性,发放《运动前后准备活动方法参考》。在宣传方面,通过调动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开展宣传的积极性,努力唤起和汇聚通过宣传整合与延展基层资源和社会力量,培育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志愿者组织,培育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意识。后期,我们将共同努力,调动社区内各方力量,鼓励倡导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中,探索通过激励表彰和志愿积分兑换等形式吸引志愿者的可行性。
人力中心探索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二)
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初见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力中心与参与项目的15个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共同努力,以选定的15个社区为中心,积极汇集社区全民健身需求,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志愿服务团队能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五社联动、校城融合等志愿服务相结合,快速整合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资源。自今年四月以来,各组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结合实际,采取线下或线下方式,推动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初见成效。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先后组织开展了以“与双奥之城同行,营造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举办了线上居家健身活动,组织社区居民跟随本活动推送示范视频内容进行健身训练,并录制视频上传至活动群,吸引百余名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全民健身 和谐邻里”社区乒乓球比赛”“二里庄线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青少年跳绳活动”“全民健身不停步,仰卧起坐数好数儿”等活动。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
济宁市六艺太极拳协会以济宁市古槐街道铁塔寺社区为中心,不断延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容志愿者队伍与项目,相继开展了舞蹈、秧歌、花毽、腰鼓、健身球、柔力球、中国式摔跤、六艺太极拳等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全国老年人太极拳线上健身推广展示”等,并激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中。


济宁市六艺太极拳协会提供
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与校城融合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以昌平区沙河镇恒大幸福家园第一社区为中心,发动青年志愿者,克服疫情困扰,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先后组织了“相约健身云课堂 同心锻炼共战疫”“运动打卡一起来 宅家健身不停步”“全民健身“益”起来——蹦床体验活动”等居家健身和户外健身活动。


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线上健身活动截图
容城县太极拳运动协会以雄安新区容城县团结社区为中心,积极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招募与培训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围绕“科学健身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广泛动员志愿者利用自身的体育知识、特长,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指导并参与社区居民各种体育项目活动,陆续组织开展了“太极拳培训”等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和太极拳爱好者参加“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暨2022(第二届)全球太极拳网络大赛”,其中四人喜获一等奖,团队获三等奖。




容城县太极拳运动协会提供
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爱心青年帮【党支部】志愿服务队、西安市退役大学生士兵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分别以西安市香溪路社区与凤林社区为中心,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运动健康驿站”建设为助力,组织“全民健身志愿同行社区运动会”,通过志愿者积极带动社区居民参与乒乓球、跳绳、踢毽子、两人三足、五子棋、围棋等运动健身,活动人群涵盖社区中老年人和少年儿童。




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爱心青年帮【党支部】志愿服务队、西安市退役大学生士兵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提供
成都洞子口社区居委会“锋尚红”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克服疫情困扰,在做好防疫志愿服务的同时,为了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组织“社区全龄友好运动会”活动,围绕社区开展全龄运动,为成都举办大运会加油为主要目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努力营造洞子口社区“和谐美好、全民爱运动”的良好氛围。同时,洞子口社区携手育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组织了2022年“体荟寅新 虎力汇聚”洞子口社区体育公益志愿计划项目前期宣传招募活动,为今后扎实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长沙市飞翔教育创新发展中心提供
长沙市飞翔教育创新发展中心以长沙市雨花区先锋街道嘉和社区为中心,组织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学习培训,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融城百花齐放艺术团盛玉玲团长的带领下,艺术团的20名成员报名参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启动了“健”入“嘉”竞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飞翔教育创新发展中心将文艺与健身相结合,先后启动了“广场舞便民服务课堂”“健身气功班便民服务课堂”“葫芦丝便民服务课堂”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


鞍山市呼吸联盟志愿者协会克服疫情困扰,积极开展社区全民健身线上活动,邀请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韩松老师为鞍山市经开区睿达花园社区居民进行了“运动养生科普讲座”。繁峙县志愿者协会东泰广场舞队在东泰社区组织了“体育舞蹈培训”织金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惠泽社区组织骨干志愿者专门进行了以“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为主题的志愿者培训,为下一步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其他志愿服务组织结合社区实际,也陆续开展了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鞍山市呼吸联盟志愿者协会提供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当前,疫情防控这根弦还须时刻绷紧,常态化下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参与。15个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积极探索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新路径、新方式,积极发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作用,动员志愿者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倡导社区居民文明健身、科学健身、安全健身,引导促进社区居民克服疫情困扰,强健体魄、消解焦虑,为社区凝心聚力促团结,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促进基层综合治理现代化贡献了体育的力量。
人力中心探索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三)
专业培训助力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为提升“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会化、组织化、项目化水平,推动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开展,促进今年6月和8月分两个阶段,通过线上方式,对参与“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区)项目负责人、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骨干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
第一阶段培训以普及社区志愿服务基础知识为主,在6月14日至17日期间,邀请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广州志愿者学院特聘教授张俊虎,以“新常态下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为题,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副主编王育,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建设与规范”为题,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体育总局“十四五”决策咨询专家代恒猛,以“如何以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为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以“社区志愿服务案例分析”为题,为参与“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区)项目的15个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50余人进行了培训。
第一阶段培训旨在帮助参与项目的志愿服务组织或机构在开展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开好局,起好步。培训后通过电话走访,了解到大家普遍感到此轮培训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使大家受益匪浅。第二阶段培训将在8月举办,旨在提升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高质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