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025年全国U系列(非专业)拳击锦标赛暨2025年中国中学生拳击锦标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高中组各量级金牌归属尘埃落定。赛场上,既有取得金牌的振臂高呼,也看到了遗憾摘银后眼神中流露出的不甘心。这些鲜活的模样,都是少年们为热爱拼搏的印记。赛事的落幕从不是终点,不过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属于这些拳击少年的未来,依旧满溢着耀眼的光。

助推拳击进校园 中国中学生拳击锦标赛开创联合办赛新模式
赛事进行期间,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本次赛事的特色与意义进行了解读。
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本次赛事是中国拳击协会与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的首次携手举办,这一开创性举措,不仅为中小学生参与拳击项目搭建起重要平台,更让“拳击进校园”工作迎来全新局面,意义非凡。他认为,这种联合办赛模式能有效点燃中小学生对拳击项目的参与热情,对于深入推进“拳击进校园”工作而言,意义尤为特殊。“这无疑开创了先例,也标志着校园拳击的发展迈入了新起点。”

谈及拳击项目本身,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项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流行运动,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这样一项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的运动,走进校园是大势所趋。”据他介绍,本次赛事共吸引全国54支中学代表队参与,涵盖初中、高中两个组别。关于未来规划,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计划将推行分区分级赛制,先在各省市、片区开展不同级别赛事,最终形成全国中学生总决赛。”这一目标已被纳入拳击项目“十五五”规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落地实现。
而选择深圳作为举办地,协会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深圳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拳击进校园”方面,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学校。“这些学校将拳击纳入校本课程或进校园课程,其中龙腾学校的表现格外突出,拳击文化已融入每个班级的日常教学中。”他表示,将赛事置于深圳,正是为了宣传和鼓励这类示范学校,进而带动全国“拳击进校园”的良好氛围,推动项目实现整体发展。

初中组赛事:精准分组护公平,深圳同乐实验学校成最大赢家
本次赛事初中组的组别设置充分兼顾了不同体重学生的参赛需求,真正实现了对初中学生体重范围的全面覆盖。男子项目从38-40公斤级到70公斤以上级的 14 个组别,女子项目从36-38公斤级到70公斤级的11个组别,细致地划分出了梯度合理的体重区间,无论是身形较为轻盈的学生,还是体重处于较高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完全契合自身条件的组别,不存在因体重处于区间空白而无法参赛的情况,真正做到了涵盖初中学生的所有级别。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重差异较为明显。此次赛事通过精准且密集的组别划分,让每个组别内选手的体重处于相近范围,最大限度保证了竞技的公平性,也为选手创造了更安全、更能发挥自身水平的比赛环境,充分体现了赛事组织方对初中学生生理特点的深入考量和对赛事专业性的严谨追求。
初中组赛场,深圳同乐实验学校表现尤为亮眼。该校的温晓美(女子40公斤级)、卓晓银(女子42公斤级)与王永杰(男子42公斤级)三位选手发挥出色,分别斩获各自所属级别的冠军,使深圳同乐实验学校成为了初中组中获奖最多的学校。深圳市桥头学校、深圳市西乡中学、四川省泸沽中学校以及北京交大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分获两项冠军,位列金牌榜次席。

高中组赛事:级别贴合竞技需求,多校分获金牌
相较于初中组赛事的级别设置,本次高中组的级别划分更为精简——男子设有49kg、52kg、55kg、58kg、61kg、64kg、70kg、75kg、+80kg 共九个级别,女子则设49kg、55kg、58kg、64kg四个级别。这样的设置显然更贴合高中阶段运动员的身体发育特点与竞技需求:经过初中阶段的基础积累,高中组选手的身体条件已相对稳定,相近体重区间内的选手更易形成有效对抗,进而让每场对决的竞技性得以提升。
成绩方面,银川忠信职业高中凭借五枚金牌的出色表现,稳居高中组金牌榜榜首。其余金牌则由多所学校分获,深圳新鹏职业高级中学、深圳市龙腾学校、银川高级中学、肇庆鼎湖第一实验学校、深圳南山二外前海学校、深圳市西乡中学、西安博雅艺术职业高中、深圳宝山技工学校均将金牌收入囊中。
随着最后一场对决的锣声敲响,2025年中国中学生拳击锦标赛在深圳圆满收官。相信在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下,校园拳击将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扎根校园的青少年拳击人才,为中国拳击事业的未来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