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健身设施 > 正文
安徽积极推进“快乐健身行动”
发布时间:2023-02-17 来源:群众体育司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民生工作和体育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两次考察安徽期间都对落实民生工作、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5月2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推进会,在全省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将快乐健身列入其中,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是体育暖民心惠民生、建设体育强省的具体抓手,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行动。省体育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立即行动,建立专班,统筹推进,确保行动落地见效。具体工作如下:

一、明确目标任务,满足群众期待的健身需求

到2023年,全面完成全省居住小区和行政村现有健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提升,以及未配建小区的配建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

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实现城市功能、体育元素、文化旅游等公共空间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基本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二、细化行动方案,打造举步可就的健身场景

(一)聚焦“小区内”,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

2022—2023年计划维修、改造、升级、补建小区健身设施6000个以上,2022年已完成3703个;升级改造行政村健身设施6000个以上,2022年已完成3738个;落实新建小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要求。按照《体育强省建设方案》,16个市、104个县区按要求将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纳入规委会成员,从制度层面保障标准配建要求落实到位。

(二)聚焦“小区外”,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

组织部分市体育、规划、建设行政部门和街道负责同志到福州、宁波等地调研学习,会同省住建厅、自然资源厅、林业局制定《安徽省城市健身步道建设指南(试行)》,指导合肥市瑶海区进行老城区试点、芜湖市进行市域试点。各地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2022年全省新建健身步道310公里。

(三)聚焦“城市中”,激发市场盘活资源

会同省发改委制定印发《安徽省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会同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厅局起草《关于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设施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利用城市边角地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加大体育领域“双招双引”,吸引社会力量利用城市公园、绿地、空闲地、公共空间新建“口袋体育公园”95个,“百姓健身房”88个,利用老旧厂房建设体育设施32个。

(四)聚焦“有氛围”,增强群众健身意识

紧紧围绕技能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群众健身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健身意识,营造群众健身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从局机关选配15名干部担任体育协会党支部书记或党建指导员,确保方向不偏、规范有效。2022年共培训健身群众109万人次。

坚持赛事引领,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黄山市与沪苏浙共同举办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推动冰雪运动发展,邀请冬奥会冠军武大靖进校园,激发中小学生冰雪运动热情。周密组织省十五运会群体部比赛12个项目,3327人参赛。依托安徽智慧体育平台,创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形式,举办“我要上省运”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各级社区运动会,截至目前,全省已举办社区运动会207场,参与人次达20多万。2022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全省共523万人次参与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坚持宣传引领,扩大全民健身影响。创办安徽综艺·体育频道,打造《安徽体育联播》等精品栏目,每晚10分钟播报群众健身故事,介绍各地健身设施典型经验和鲜活做法共58次,展示群众健身活动和赛事活动52次,收视率不断创新高。《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体育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推介我省全民健身经验做法。

三、精心组织实施,保障各项任务的扎实推进

(一)成立专班,建立机制。一是成立“快乐健身行动”落实工作专班,局长任组长,专班办公室设在群体处并抽调专人。二是实行局领导包保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建立台账机制,充分发挥智慧体育平台作用。四是明确调度机制,按月统计调度,按季度通报制度,半年开会推进。五是落实反馈机制,定期对“快乐健身行动”进行跟踪检查,走访调查,委托第三方进行测评。

(二)广泛调研,出台政策。一是采用集中与分组、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重点围绕居民住宅区(行政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情况、城市健身步道建设使用情况、城市绿地、公园、“金角银边”、空闲用地、“退二进三”厂房等用于健身设施情况、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基层(社区、村居)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情况等深入调研。二是牵头制定了《安徽省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居民住宅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安徽省城市健身步道建设指南(试行)》、《关于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设施的意见》、《安徽省社会体育组织评价标准》,配合制定了《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补助办法》。三是指导各地制定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城镇居住区健身设施施工图审查和验收办法》等具体政策意见。

(三)试点示范,强化督导。一是指导合肥市瑶海区作为健身设施配建示范点、指导芜湖市作为城市健身步道(连接点)示范点、指导滁州市作为学校体育场地“一场地两门”改造示范点,并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计划2023年每个县区都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小区内(城镇小区和行政村)健身设施示范点、每个市都要分别建设1—2个健身步道连接、“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和学校体育场地改造示范点。二是加强工作指导。6月24日召开全省快乐健身行动推进会,各市就快乐健身行动实施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推进中经验做法、存在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明确方向;7月20日召开全省快乐健身行动实施工作培训会,对印发的《安徽省居民住宅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安徽省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城市健身步道建设指南(试行)》和智慧体育平台使用操作进行培训;10月12日召开全省快乐健身行动工作推进会,对全省快乐健身行动前期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指出各地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市认真总结前期工作,分析查摆问题,积极整改并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三是组织检查抽查。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地调研督导“快乐健身行动”推进情况,重点检查台账实际进展、设施配建质量、维修改造升级情况、对外开放情况、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并做好检查记录,11月委托第三方检查机构对全省快乐健身行动项目点进行抽查,共检查项目点2232个,及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反馈,督促各市落实整改。

(四)突出保障,加大投入。2022年,会同省发改委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资金7460万元,会同省财政厅争取中央集中体育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体育事业发展项目资金1927万元,省级从分成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体育强省建设资金1.1亿元,全部按要求及时划拨各市县,用于支持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健身培训和体育赛事活动等。2022年全省快乐健身行动完成投资11.04亿元。

四、各地扎实推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身体验

(一)小区内健身设施改造亲民便民。合肥市瑶海区御景湾小区将废弃的游泳池场地重新改造,建成多功能儿童体育乐园,同时将小区内原先分散的健身器材整合升级为二代智能健身器材健身区,深受小区各年龄段住户欢迎。铜陵市铜官区金苑小区健身点将原本只有简易绿化的空地改造成笼式篮球、足球场,吸引了周边众多群众前来健身。六安市霍山县下符桥村健身点将原有健身广场改造升级,进行了地面平整软化,新建有篮球场1片、乒乓球台4张、羽毛球场2片、健身器材16件,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健身条件。阜阳市太和县双庙村健身点根据周边群众实际需求,将原先破旧无人使用的篮球场改建成设施标准的足球场,解决了周边群众对足球运动的实际需要。

(二)小区外健身设施建设亮点纷呈。芜湖市将新建成的青弋江南岸南沿河路健身步道(总长度4.6公里)和长江沿岸江湾公园健身步道(总长度5.6公里)作为健身步道的连接示范点,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地形,在两条健身步道之间依托江堤防洪墙顶部空间,建设一条宽2.4米、长约1550米的塑胶健身步道,实现步道互联互通。淮北市凤凰城小区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矿山废弃用地建设成拥有笼式球场、健身路径、儿童游乐设施等综合性的口袋体育公园,深受群众喜爱。铜陵市铜官区天井湖公园将原天井湖景区内废弃溜冰场改造成多功能运动场地,建成两块篮球场、三块羽毛球场、一块足球场,并将公厕二楼改造成淋浴房,极大改善了群众健身环境。滁州市天长市千秋街道天宁社区篮球公园将原先废弃的城市空地改建成含多功能笼式球类场地的口袋体育公园,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池州市滨江体育公园利用池州市老507码头区域改造成滨江体育公园,为不同年龄段健身爱好者提供健身需求,不仅有效地盘活了池州市码头的空闲土地,更为周边居民带来体育休闲的快乐。

(三)城市中健身设施建设创新空间。淮北市濉溪县辉动力篮球公园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并运营,改建于废弃的勘探队工区,建成球馆1600平方米,配套健身房、淋浴房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体育健身生活。滁州市在全省率先公布可用于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和设施目录,全椒县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改建旧仓库,建成融合篮球运动和健身休闲一体化综合球馆,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合肥市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在唐桥公园建设梦幻冰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集冰雪观光旅游、冰雪技能培训、教育研学为一体的文旅新标杆。

 

 

码头空闲土地改造成滨江体育公园

(来源:安徽省体育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