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刘鹏局长在2009年全国群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9-03-10 来源:群体司 字体: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

——刘鹏同志在全国群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2月27日  重庆)

 

 

同志们:

    农历新春佳节刚刚过去,全国群体战线的同志们又集聚一堂,共同总结回顾具有历史意义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成果,研究探讨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思路。首先,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给大家拜一个晚年,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同志们在过去几年中,紧紧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奋战在群体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重庆市体育局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谨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和重庆市体育局表示衷心感谢!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我们国家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低温雨雪灾害到“5.12”汶川大地震,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共同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体育再创辉煌的历史时刻。今年,我们即将迎来建国60周年大庆,国务院确定的“全民健身日”也将在今年正式实施,面对这样的机遇和背景,我们在2009年开春之际召开全国群体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探讨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大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群众体育的新发展和新跨越,使体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做出积极贡献。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9.29”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发展群众体育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体育热情,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更使体育的社会价值和综合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肯定。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项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工程快速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热潮涌动神州、各级各类体育健身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活跃在广大城乡健身场所,不仅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体育健儿们的竞技场,更借此搭建起了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体育、参与健身的大舞台,谱写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生动乐章,为实现“人文奥运”理念做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肯定了体育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方面的重要作用。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国发展群众体育所体现出来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综合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我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我们广大群体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人民体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体育不仅是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基石。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对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塑造健全人格、磨练坚强意志、倡导科学精神、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已经被全社会广泛认同。同时,随着我国群众体育的深入发展,其社会价值和作用还将更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还能起到促进体育消费、拉动内需的特殊作用。从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体育意识和健康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体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培养更多合格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和突出作用。因此,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全局观念,正确认识发展群众体育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不断挖掘和充分展示群众体育多方位、多层面的社会价值,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认真总结继承“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发挥举办奥运会对促进我国群体事业发展的长期效应。

    在北京奥运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分析形势任务,迅速找准发展定位,鲜明地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工作思路,并紧紧围绕这一基本思路,不断拓展群众体育工作的领域和范围,使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同时成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成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意识、积极参与健身、共享体育发展成果的过程,成为展示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丰硕成果的过程。可以说,“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各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最富动感的词汇之一,是号召和推动全社会关心群众体育发展、关注全民族健康素质提高的动员令,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

    几年来,全国广大群体工作者紧紧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收获了丰硕成果:

    第一,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各级体育部门、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其他社会体育团体和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广泛组织开展了贴近群众、有影响、有规模、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直接参加活动的群众达数十亿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热情和科学健身意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更提升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社会价值和综合影响。

    第二,形式多样、亲民便民、遍及城乡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既加大了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力度,又引导和动员了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筹备奥运会过程中,各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在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扩大建设规模的同时,紧紧抓住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契机,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适时推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一惠及9亿农民的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体现了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宗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第三,在全力推进各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同时,有效整合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资源。针对群众体育健身设施不足与现有设施利用率不高并存的矛盾,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加大了体育系统的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并积极主动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为下一步全面推动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群众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扎实推进,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进一步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等新型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更加完善,成为新时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队伍。

    第五,充分利用全社会关注体育、重视体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进群众体育法规制度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乘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东风,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8月8日设立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同时,《全民健身条例》也已经列入国务院2009年立法计划,有望年内颁布实施。

    第六、群众体育舆论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成为各新闻媒体新的关注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热爱群众体育、熟悉群众体育的新闻工作者队伍;群众体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现了一大批群众体育理论和科研工作者;《第三次全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调查》圆满完成,为研究制定新周期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继续推动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坚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围绕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发挥应有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和各项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参与体育、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努力推动群众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增强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原则,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使我们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只有这样,才会使群众体育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社会的认同。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不断创新、科学规划、全面统筹的工作方法。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各级体育部门紧密结合党和政府工作重点以及当地群众体育发展实际,努力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全面统筹“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以及城乡体育、人群体育的协调发展,有效地保证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在群众体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五是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实践证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既有相互不同的工作范围,同时又是不可割裂、相互依存的整体。高水平的体育竞赛,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观赏需求,更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和参与意识,群众体育的普及又为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群众体育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健身人群的增多又能刺激体育消费需求,拉动体育产业的增长。因此,无论是制定群众体育发展规划,还是谋划群众体育发展思路,都必须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一并研究和部署。

    六是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群众体育工作队伍。几年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取得了巨大成绩,既是党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我们全国群体战线广大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这支队伍是一支爱岗敬业、熟悉业务、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队伍。在此,我再次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对同志们为我国群体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付出的辛劳表示诚挚的感谢!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查找和分析制约群众体育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体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在成绩面前,我们要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用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来衡量,若干领域的体育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和分析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思考和认识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前进方向,完善方法措施,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就群众体育而言,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目标相比,同样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朝着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目标,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群众体育科学发展的长效化体制机制,是全国群众体育战线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在这方面,重庆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去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健康重庆”的发展理念,重庆市体育局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围绕这一发展理念,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工作调研,形成了《“健康重庆”体育行动计划》,迈出了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步伐,不但为重庆体育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体育工作更深刻的意义和更宏大的内涵,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为全国的体育工作做出了示范和表率。我们这次会议安排在重庆召开,使大家可以实地感受到“健康重庆”发展理念给重庆体育带来的新变化,这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也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家要借此次会议的机会,认真交流体会,相互学习借鉴。

    下面,我围绕体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群众体育工作实际,着重强调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供同志们在学习实践中共同思考和研究。

    (一)切实履行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职能,进一步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

    近几年来,以全民健身工程为标志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面向公众的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人均拥有量较低、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以及现有场地利用率低等现象十分突出,成为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广泛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在认真总结全民健身各项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切实履行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继续推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要对已经完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行认真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按照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农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切实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二是进一步加大以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为标志的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和创新力度,丰富产品类型、创新建设模式、细化分类标准、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各项工程建设的针对性、适用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要继续加强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缓解场地设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实现体育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逐步改变体育场地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状况。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一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体育部门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进程。

    四是积极研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政策措施,拓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各地要在充分发挥中央资金引导、支持和杠杆调节作用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的支持,形成中央、地方和社会共同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资金投入机制。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设施的政策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关于公共体育规划、建设、使用和保护的规定以及建设部发布的新建住宅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制度法规建设,努力提高群众体育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确定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地位和目标规划,各级体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一批规范群众体育发展的制度规章。但总体看,随着群众体育工作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对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群众体育法规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一些重要具体问题还缺乏法律规范和制度支持。当前,对国家体育总局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一是积极争取国务院早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二是积极推动《体育法》的修改工作,三是认真总结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经验,尽快启动并研究制定好新周期全民健身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四是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的已经明显不适应群体发展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全民健身各项工程建设的申报制度、建设形式和管理办法,群众体育组织的创建办法和标准,研究制定有利于更好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办法等等。各级体育部门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梳理现有制度法规,及时废除一些过时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促进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新的法规制度体系。

    (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努力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决不能在奥运会结束后偃旗息鼓,而是要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对提升人民群众体育参与热情和体育健身意识的良好机遇,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并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民健身活动在各地各行业蓬勃开展,对提高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和参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广大群众的体育参与程度仍然偏低、健身意识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从《第三次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调查》结果看,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只有28.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还存在程度不同的人群差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和职业差异等等,各地组织开展的有些全民健身活动还存在注重形式,不注意实际效果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下大力气去认真研究和解决。

    当前,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围绕“全民健身日”,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各类惠及广大群众的全民健身活动。国务院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一件大喜事,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是北京奥运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体育爱好者的共同愿望。因此各级体育部门尤其是我们广大群体工作者,要充分把握这一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全民健身日的宣传,并通过精心组织策划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活动,向人民群众传授体育健身和体育文化知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体育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二是积极推进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各项组织筹备工作。要在总结借鉴前三届体育大会以及国外举办群众性综合运动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完善体育大会的办赛模式、竞赛形式和参赛方式,真正体现体育大会对促进非奥项目发展、推动全民健身的办赛宗旨。各级体育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在积极做好参赛准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参赛人员的教育管理,重点抓好赛风赛纪教育和反兴奋剂教育,共同把全国体育大会办成干干净净、充满和谐的群众体育盛会。三是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广泛组织开展参与性、健身性强的体育健身活动,使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增长体育知识、享受健身乐趣。四是积极研究和推广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体育健身项目,做好农民、老年人、职工、妇女体育工作,为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科学指导。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团体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

    在全民健身各项建设中,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尽管近几年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得到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数量不足、规模不大、发展不平衡、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一是要积极协调民政等有关部门为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不断扩大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的数量,鼓励群众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成立不同形式的健身俱乐部和团体,并为其开展活动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二是要不断拓展群众体育组织的建设领域和范围,通过重点扶持乡镇文化体育站点建设,探索农村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模式和工作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群众性体育组织的管理、指导,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修改完善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使其在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健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广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关心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但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令人堪忧,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努力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为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首先就是要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各级体育部门要密切与教育部门的合作,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具体措施,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推动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第二,要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相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网络,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第三,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等青少年体育组织在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加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校建设力度和传统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研究和解决制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传统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服务;第四,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宣传,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家门、走向操场,倡导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良好舆论氛围。

    以上五方面的问题,既是当前群众体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又是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必须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希望同志们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加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群众体育发展实际,做进一步深入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同志们,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9.29”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对中国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追求,更加深入地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体育需求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就要进一步履行好政府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就要进一步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机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更加勤奋工作,为实现我国群众体育事业新的发展,为推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打印】    【关闭】